首页
今日要闻
新闻墙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
文化专栏
新闻排行
滚动新闻
RSS订阅
热门标签
投稿
纪录片在我国仍是小众节目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日前在公众的期盼中再次登陆央视综合频道和纪录频道,依然好评如潮,也再次引发人们对纪录片的思考。
2014年5月7日 13:27
一个城市装得下几个24小时书店?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一个月了,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了一个文化现象。“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已成为三联人奋斗的目标。
2014年5月7日 13:22
文化须创意 文化创意须有度有底线
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大家都有一种共识,文化必须有创意。但是文化创意一定还要遵循一种理念:不能过度,要有创意的底线。
2014年5月6日 22:48
也谈谈国内报刊的转企改制
近来,连续有报社和其他进行体制改革的文化单位咨询转移文化企业国有产权的问题,虽然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我们对这几个项目给出的建议都含有一项同样的内容:如能通过划转解决,就不要走转让的路。
2014年5月6日 22:47
文学专家陈众议:文学从未像现在这样成为工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拉丁美洲小说史》作者朱景东对拉美文学译介现状很是忧虑。他说,“我对今后的拉美文学译介是非常悲观的,一是中国的西语翻译人才越来越少,后继乏人。学西班牙语的学生大多从事外交、经贸等工作
2014年5月6日 22:38
葛剑雄谈文化走出去:是一门大学问!
文化影响力还不够,主要不是缺少生产力,而是不了解国外的需求。这同样需要尊重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需要找到适当的市场、消费者,让文化产品在市场中去优胜劣汰,而不能像以前那样,硬性输出。
2014年5月5日 22:31
深圳的“西红柿大战”是没文化的狂欢
西班牙有西红柿大战,中国一些人给“引进”来,买几吨西红柿,组织一群人相互投掷,便是“不出国就能感受异域风情了”。有些中国人特别擅长于山寨,凡是看着好的,只要学会照葫芦画瓢,无需动脑筋,“异域风情”和“文化”便搬运过来了。
2014年5月5日 22:30
深圳“西红柿大战”是山寨文化的低俗版
深圳的“西红柿大战”,说“引进西班牙风情”,说法上应该不虚,拿西红柿做狂欢游戏确实是西班牙人的发明。但西班牙的狂欢游戏是有起源的,尽管传说的版本不同,但后人拿起西红柿做游戏的时候,不大可能只有游戏形式,而没有内涵味道
2014年5月5日 22:29
多部热播美剧国内下架 还需需堵疏结合
日前,《生活大爆炸》和《傲骨贤妻》等多部热播美剧纷纷在众多视频网站下架,引发广泛关注。虽然对于下架原因有很多猜测,对于是否应该下架也存在一些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对网络视频产品加强管理和规范,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2014年5月5日 22:27
“文化搭台”之后如何“经济唱戏”?
走在泉州街头,不时冒出的古迹提醒着我们,历史上,这里代表着中国的强盛、对外交往的繁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都曾由衷赞叹泉州。短短数百米的泉州涂门街,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天主教和道教的活动场所比邻而建
2014年5月5日 22:24
邱华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可能在今天复制
《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家邱华栋认为,武侠小说在全媒体时代不可能和金庸笔下的冷冰器时代一样。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依托中国大历史背景写的,不可能在今天复制。新的武侠小说需另辟蹊径。
2014年5月5日 22:06
甘肃原创歌剧《貂蝉》赏析:“洋气”与“大美”
貂蝉,人多熟知。歌剧《貂蝉》则呼之即出灿然而至,虽经两年多九易其稿,但立在今日甘肃大剧院之舞台,已经让观众感受到空前鲜活而又“洋气”的甘肃歌剧艺术之大美。
2014年5月4日 11:40
甘肃电影《迭部恋歌》观后:找回迷失的自我
《迭部恋歌》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个年轻人寻找迷失自我的故事。有思想、有艺术、有意境、有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的境界。
2014年5月1日 23:18
中国文化动漫品牌蓝猫:从崛起到式微
今年两会的一次讨论会上,湖南省政协委员刘习明向曾担任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的雷鸣强委员开问:“蓝猫在湖南蹦蹦蹦怎么就蹦没了?”蓝猫品牌从迅速崛起到如今几乎消失的个案,一时被热议。
2014年4月26日 0:24
张佳羽:《读者》里的青春味道
《读者》2013第20期,翻到14、15页,赫然印着她的《在遗忘之前》,其上有一幅黑白画:在高屋建瓴的大殿前,有一个一脸忧而不伤的长发女子。我认得的,太与视频相像了,非非笛安,就是笛安。
2014年4月24日 11:51
独特的甘肃东乡族民间音乐文化
东乡族民歌包括东乡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两大部分。东乡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音乐文化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多。现今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两类,其中民间音乐以民歌为主,宗教音乐主要指伊斯兰教的诵经调,与回族宗教音乐基本相同。
2014年4月21日 11:00
徐兆寿新作《荒原问道》:人到中年的体悟与文学书写主题的变迁
《荒原问道》是徐兆寿先生非常看重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这部小说的创作,他投入了极大的期望和热情,几易其稿,初稿完成后,曾向不同范围的专家学者、批评家、学生征询过意见,这在他以往的文学创作中是不太多见的,足可以看出他对这部书的重视程度。
2014年4月14日 12:34
徐兆寿新作《荒原问道》:人到中年的体悟与文学书写主题的变迁
《荒原问道》是徐兆寿先生非常看重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这部小说的创作,他投入了极大的期望和热情,几易其稿,初稿完成后,曾向不同范围的专家学者、批评家、学生征询过意见,这在他以往的文学创作中是不太多见的,足可以看出他对这部书的重视程度。
2014年4月14日 12:34
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硬支撑
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力量、国家才能发展。我们要始终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普及化,使之成为…
2014年4月10日 11:49
葛筱强谈《倒读与反写》:一个作家的精神指纹
《倒读与反写》是蒋蓝近些年来发力阅读西方哲学、文学作品的专题笔记,其题材为首次结集。在这本书里,身兼阅读者、思想者和书写者三重身份的蒋蓝,犹如站在书山之巅的豪迈统帅,“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用虔诚之心和敏锐之眼
2014年4月10日 11:45
电影《腊月的春》幕后故事:我是塬上一颗草
电影《腊月的春》讲述了双联干部刘为民帮助农村女孩儿腊月圆梦的故事。《我是塬上的一棵草》这首歌是特意为电影中的女主角腊月而写,这首陇东民歌好听上口,而对于导演陈逸恒而言,这首歌的歌词有着更深的意义。这部小成本电影就像一颗塬上草,很普通,不惹眼,但生命力…
2014年4月9日 11:09
评论员程正明谈文化:繁荣文化 化人育人
文化是国家的命脉,民族的灵魂,不能不重视,不可不重视。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大国,文化底蕴深厚,正朝着全面小康迈进,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做支撑,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旗帜。
2014年4月9日 9:28
田卫戈艺术杂谈:艺术家的素养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具有独立的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角色,而艺术创造正是要体现这种独立的特性。要达到承担创造主体这一重任,就要求艺术家具备深厚的素养,掌握艺术的基本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艺术家。
2014年4月9日 9:26
电影《腊月的春》:一封没有“爱”字的“情”书
没有一句台词和“爱”有关,却能将“情”字的温度彰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看完电影《腊月的春》后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能散去的感觉。影片恰似一封没有“爱”字的“情”书,看似朴实无华实则直击人心,直戳泪点。
2014年4月7日 10:25
电影《腊月的春》:一封没有“爱”字的“情”书
没有一句台词和“爱”有关,却能将“情”字的温度彰显的淋漓尽致,这就是看完电影《腊月的春》后萦绕在我心头久久不能散去的感觉。影片恰似一封没有“爱”字的“情”书,看似朴实无华实则直击人心,直戳泪点。
2014年4月7日 10:25
尕藏才旦:故事片电影的关键在故事
为什么?因为它违背了影视剧艺术的本质属性和创作特点,电影从问世之日起,就是叙事的。百年电影史明确定论影视剧为故事片。它的使命与功能就是讲故事,通过画面(镜头)的运动展示故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014年4月2日 9:08
春天踏歌而来:浅谈电影《腊月的春》立意与剪辑艺术
由甘肃艺方水土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出品,李义为总顾问并组织策划的反映我省双联行动的电影《腊月的春》,日前在兰州举行了首映式,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4年4月2日 9:04
春天踏歌而来:浅谈电影《腊月的春》立意与剪辑艺术
由甘肃艺方水土影视发展有限公司出品,李义为总顾问并组织策划的反映我省双联行动的电影《腊月的春》,日前在兰州举行了首映式,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4年4月2日 9:04
文化市场“甘肃制造”的法治思考
文化市场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法治的支撑与保障。近年来,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推动和鼓励下,包括甘肃省在内的全国各地文化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其中仍然存在着缺品牌、少创新、无序竞争等问题。
2014年3月24日 10:05
哭了,走心了——电影《腊月的春》影评
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地道战》、《地雷战》、《红色娘子军》……这些当年的主旋律会萦绕我一辈子?为什么我们今天的主旋律需要人来“组织”?
2014年3月23日 10:08
上一页
1 ...
26
27
28
29
30
... 32
下一页
栏目导航
甘肃文化要闻
文化产业
政策解析
地方动态
文化名人
文化旅游
评论观点
文化活动
影视产业
甘肃文艺界
书画收藏
民俗非遗
文化教育
创意产业
文艺演出
新媒体
西部地理
文明甘肃
乡村振兴
招投标信息
资讯中心
推荐阅读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这样破解
东乡:爱心助残传递温暖
从群众赛事看见群众力量
555家陇企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甘肃民航暑运成绩单出炉
礼县:小品剧演出彩礼新风尚
甘州区:种养循环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我国基本实现对重要河湖动态管理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展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