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丝路话语】老人未去世被要求火化,政策宣传岂能如此漠视生命

来源/ 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作者/ 张西流 时间/2025-08-22 16:24:40

张西流

8月19日,安徽阜阳。颍上县红星镇一村民发布视频称老人未去世就被要求火化。8月19日,红星镇政府工作人员回应,此事系工作人员上门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时引发的误会。8月20日,颍上县红星镇人民政府发布道歉声明:此事反映了我镇在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引导中,存在工作简单、方法不当等短板不足。我镇将汲取教训,改进方式方法,结合本地实际,稳妥有序推进殡葬改革,让逝有所安、丧有所尊、思有所依。(8月21日上游新闻)

近日,广东信宜市和安徽阜阳颍上县,接连发生老人未去世却被要求火化的事件,这些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虽然当地政府部门事后解释称,是误会或工作方法不当,但此类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它反映出基层治理,在对待生命问题上的严重缺失。

在两地事件中,无论是村民的误解,还是政府工作人员的过度积极,都凸显了对生命的漠视。在广东信宜市的案例中,老人因病回家,却被误传为去世,镇干部未经核实便上门要求火化,这种草率的做法令人震惊。而在安徽阜阳的案例中,镇政府工作人员在老人尚未去世时便上门宣传殡葬政策,尽管其初衷可能是推广政策,但在时机选择上却显得极为不妥,严重伤害了家属的感情。

基层治理作为政府与民众直接接触的环节,其工作方法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在这些事件中,基层干部的行为,不仅缺乏对生命的尊重,更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当老人还在病中,执法人员便上门打听“后事”,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家属的伤口上撒盐,给人一种冷酷无情的感觉。这种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损害政府形象。

此类事件的发生,暴露出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部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必要的核实精神。在面对传言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核实,便贸然采取行动,导致误会的产生。一些地方在推进政策时,过于追求效率和指标,忽视了政策的执行方式和民众的感受。殡葬改革政策的宣传与执行固然重要,但如果在执行过程中,不考虑实际情况和民众的情感,只会适得其反。

基层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和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人文关怀的融入。政府工作人员,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群众的利益和感受放在首位。在工作中,要做到细心、耐心和温情,尊重传统文化和民众的情感,避免因工作方法的简单生硬,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同时,还应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

对于此类事件,不能仅仅停留在解释和道歉的层面,而应深入反思,汲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基层治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对于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儆效尤。

老人未去世被要求火化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基层治理关乎民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只有真正做到尊重生命、关怀民众,才能推动基层治理走向更加科学、规范、人性化的轨道,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