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丝路话语】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守护百姓“救命钱”

来源/ 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作者/ 潘铎印 时间/2025-08-19 09:42:14

□ 潘铎印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对空挂床、病历造假、篡改检验报告等医保骗保行为予以严惩,释放全链条打击治理医保骗保犯罪的信号。(8月18日央视网)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却被不法分子视为“唐僧肉”贪婪地吞噬。纵观通报的典型案例,有的是医院内部科室、工作人员相互配合,虚增临床用药、虚报床位、制作假病历等骗保;有的通过医生、医助等向病人宣传、病人“老带新”等方式,吸引老年医保病人住院治疗,再篡改数据骗取基金;有的是伙同上下游商家一起倒卖药品,牟取暴利。形形色色的骗保手段,极大侵蚀了有限的医保基金。

医保基金作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亿万民众的健康保障之责,其安全与合理使用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稳定。现实中,医保骗保手段层出不穷,除机构系统性造假和下游销赃外,还包括参保人直接套保、教唆骗保以及医药机构篡改文书等隐蔽方式,各类违法行径正不断侵蚀医保基金的安全堤坝。据统计,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2%,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02亿余元。

近年来,非法收购、销售医保骗保购买的药品违法犯罪形势也十分严峻,一些犯罪团伙借助非接触式手段倒卖药品非法牟利,造成医保基金损失,导致药品浪费、变质回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欺诈骗保侵蚀国家医保制度根基,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严厉打击,依法惩处。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打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对医保骗保犯罪“上挖源头、下断通道”,严厉打击非法交易,斩断非法利益输送链,斩断伸向百姓“救命钱”的黑手。对各类骗保分子依法严惩、全链条打击,绝不姑息,重点打击幕后组织者、职业骗保人等,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严惩医保骗保犯罪,以高压严打的态势,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和百姓医疗保障合法权益。

加强多部门协同联动,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拓展监管边界,从“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等延伸到更广泛领域,对医院重点领域、重点药品实施全方位监管,促进医保基金规范使用,守护好百姓的“救命钱”。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大数据赋能,综合运用人工抽查、智能监控、大数据监管等,增强监管精准性、实效性,实现“去存量、控增量”,杜绝“跑冒滴漏”,压缩医保骗保犯罪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和执法体制,建立健全非现场智能监管和现场监督检查有机结合的医保基金立体监管体系,构筑全流程、全领域、全链条的监管防线,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护航医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

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治病钱、救命钱,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建立防范医保骗保长效机制,坚决依法打击各类骗保违法犯罪行为,以坚定的法治担当守护医保基金安全,让百姓在医疗保障领域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