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推动共同富裕,是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基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实际工作中,与党同心,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应融入血脉、落于行动。在深刻把握规划要义中锚定方向,在狠抓当前工作中夯实基础,在明确未来目标中奋勇争先,方能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答卷。
全方位听取民意,明确重点任务。全会指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落实《规划》,首先要精准洞察民之所盼。我们要在吃透党中央精神、把握工作现状基础上,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意义。必须坚持“身入”基层、“心到”群众,真正沉下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做到与群众“面对面”交心、“心贴心”沟通。在把握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的前提下,对各项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有针对性地拿出落实的具体方案,把蓝图精准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的改革任务清单,明确进度安排和成果形式、明确工作重点和建设时序、明确责任主体和评估标准,细化工作方案,逐层分解任务,逐一落实到牵头部门、具体单位、岗位人头,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层层压到底。在深刻把握规划要义中锚定方向,在狠抓当前工作中夯实基础,将规划目标转化为“施工图”“任务书”,确保规划实施不偏向、不走样。
广范围凝聚民力,办好民生实事。“十五五”时期各项发展任务的推进,需紧紧围绕群众满意这个试金石。我们要落实《规划》,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合理统筹资源,找准工作“着力点”。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真调查、真研判、真破解、真推进,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每一份民生承诺兑现到位,既要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牵动人心的“大事”,也要关注出行、环境、物业、邻里等天天有感的“小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需要建立健全常态化、制度化的民意反馈机制,通过民意调查、群众座谈、网络问政等多种渠道,让群众监督贯穿于决策、执行、评估的全过程,确保每一项惠民举措都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用老百姓的“满意度”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写下有温度有厚度的“十五五”民生答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