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助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每日甘肃网11月24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天水融媒记者马静】今年以来,全市范围内共组织8次补充招聘活动,累计补充招录173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近年来,市人社局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广泛宣传相关项目政策和就业信息,积极开发整合就业岗位,大力拓宽基层就业渠道,激励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扎根基层、奉献企业,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地就近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效盘活周转“资金池”,全力算好民生“实惠账”。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明确要求,省级财政部门专门拨付资金,为参与项目的每位工作人员提供每月1500元的生活补贴,以确保他们在工作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十四五”期间,在超额完成正常招录3700人的基础上,紧密关注企业用工需求的旺季变化,充分利用结余资金,精准预算,积极开展多轮补充招聘工作,共补录853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业)就业,累计为招录及补录人员发放项目补贴9142.33万元。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紧张的难题,同时也为众多毕业生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真正将党和政府的为民实事落到了实处,让企业和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惠和温暖。
规划基层(企业)需求“路线图”,畅通人岗相适“直通车”。深入走访甘肃海林中科、长控、天光半导体等重点企业,详细了解和掌握各企业的用工需求,积极引导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专项招聘活动中来。今年以来,共有210家基层单位积极响应,提供了兼具专业适配性与发展潜力的1560个优质岗位,为求职者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
传播政策机遇“好声音”,树立基层就业“新风尚”。线上通过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群、短视频平台以及直播带岗等多种新媒体渠道,发布各类岗位信息以及相关的政策待遇等内容;线下深入各大高校和社区,精心策划并举办多场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专场招聘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现场解答疑问等方式,确保各项政策红利能够直接传递到用工单位和广大毕业生群体手中,鼓励高校毕业生坚定就业信心,积极求职应聘,尽快实现就业。
严把监督管理“防火墙”,撑起毕业生权益“保护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精准界定政策享受的具体范围与必备条件,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精准落地。同时,对用人单位的保险缴纳情况、工资发放情况、考勤备案情况等进行跟踪监督、数据核查和实地调研,有效保障了项目参与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毕业生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保障和支持,为后续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