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庄浪:“链”就产业新高地

来源/ 平凉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4 11:25:05

庄浪:“链”就产业新高地

□记者 蒙建华

初冬的庄浪梯田,泥土芬芳与丰收喜悦交织。机械轰鸣声中,一颗颗马铃薯破土而出,工人麻利地拾捡装车。忙碌的景象背后,是庄浪县以全产业链思维深度开发马铃薯产业,让传统作物焕发新生机、成为强县富民“金豆豆”的生动实践。

  种植端夯实基础:规模化与科技双轮驱动

在通化镇宏达淀粉公司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采收已近尾声。

据介绍,基地承包了5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庄薯3号、4号以及陇薯7号,亩产约5000斤,为公司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直接带动当地农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

与此同时,科技的力量在种源端大放异彩。水洛镇李碾村的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里,162座防虫网棚整齐排列。甘肃俊丰种业公司负责人王文元表示,在农技中心指导下,基地综合运用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技术,繁育庄薯3号、5号原种田200亩,预计产优质原种600吨,带动全县繁育一级种薯4000亩,为商品薯生产筑牢了种业“芯片”。

  加工端延伸价值:从原料到产品的提质增效

保障了优质原料,加工环节方能游刃有余。宏达淀粉公司年产包括宽粉在内的各类马铃薯深加工产品达1万吨,对鲜薯的年需求量高达7万吨。在采收季节,加大收购力度,确保了原料稳定供应。

这条从田间直达车间的完整产业链,不仅保证了原料的新鲜与品质可控,更通过精深加工,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市场欢迎的商品。

  产业全景:科技引领与规模经营共促丰收

庄浪马铃薯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持续的科研投入和多元化的经营主体。

今年全县主栽庄薯3号、4号、5号以及陇薯7号、冀张薯12号等品种,共种植脱毒种薯5万亩,商品薯31万亩。目前,全县36万亩马铃薯收获进度已达95%,整体产量喜人。

规模化种植的效益同样显著。永宁镇秦洼村的种植大户苏鹏鹏今年种植了300亩马铃薯,他估算亩产约2吨,总收入可达24万元。他的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带动百余户农民就业,人均增收超千元。

从精心培育的一粒种,到机械化规模种植的一片田,再到现代化加工生产线的一件商品,庄浪县以全链思维精准发力,成功串联起马铃薯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各环节。昔日黄土地上的“金蛋蛋”,如今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致富薯”,更是驱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户持续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