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辖区公共卫生间 小空间里的“文明大文章”
每日甘肃网11月24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 公共卫生间是城市的“微窗口”,也是衡量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试金石”。秦州区辖区目前共有99座免费公厕,秦州区环卫中心将公共卫生间改造升级作为“民生工程”“文明工程”重点推进,通过硬件升级、服务优化、机制创新,让“方便之处”成为“文明之窗”,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城市文明注入“微动力”。
严格落实“五净五无一完好”的要求,“五净”(地面净、蹲台净、小便池净、门窗净、周围环境净),五无(室内无蝇蛆、无臭味、无粪便堆积、墙壁隔板无乱刻乱画、墙壁顶棚无灰尘蛛网),“一完好”(设施保持完好)公厕管护标准,明确公共卫生间日常管理各环节的作业要求与流程,拉网式排查城市公厕无障碍设施等基础设施,按照“一人一清”全面清理卫生死角,从源头上降低公厕异味的散发,确保公厕内外空气清新。坚持“建管并重”,通过宣传引导、监督激励,推动市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文明提示“润人心”,在公厕内张贴“文明如厕”“节约用纸”等温馨提示语,结合公益广告、漫画等形式,传递文明理念,所有公厕周围200米内设置引导牌。
针对传统公厕“设施老旧、功能单一、标识模糊”等问题,以“标准化+人性化”为导向,实施“一厕一策”改造。科学化功能分区,增设第三卫生间(含母婴护理台、儿童马桶、无障碍扶手等),满足特殊群体需求;设置“无障碍通道”“紧急求助牌”,覆盖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延长重点区域公厕开放时间,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不得脱岗。设置“女性专用公厕”,同时结合“夜经济”的繁荣和人流量的增加,管理员变“夜巡人”,对公厕24小时开放制度的落实情况、人员在岗、卫生质量、安全管理、看管员着装等进行重点督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为增强城市人文关怀感受,提升市民如厕体验,区环卫中心坚持以群众所求、所需为目标,注重挖掘便民服务细节,助推公厕人性化服务品牌打造。严化卫生标准,采用防滑地砖、抗菌墙面漆、新风除臭系统等材料,配置感应式水龙头、烘手器等设备,消除“异味、积水、蚊蝇”等痛点。在藉河风情线、天水古城、解放路、伏羲城、步行街等公厕适宜区域放置绿植进行点缀装饰,提升了市民游客如厕环境,体现了公厕文明形象。
当前,全区已有120余家单位和商家加入“公厕联盟”,进一步解决了市民游客如厕需求等问题。区环卫中心将继续推行“公厕联盟”工作,各辖区所积极引导、动员沿街商户、超市、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经营场所免费对外开放厕所,满足市民游客如厕需要,让市民游客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体贴与细致。(宗禾)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