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两年短剧刚火的时候、满屏都是战神赘婿、退婚打脸,男主角们被欺负了逆袭,看得那叫一个过瘾,后来女频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今天,男频短剧又一次悄悄回到了C位,成了大家嘴边儿上的“香饽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男频,真的要迎来它的“第二春”了吗?
01
曾经的王炸为何沦落?
短剧这有个特别有趣的发展轨迹。刚开始那阵儿,男频短剧确实是顶流。为啥?因为它精准拿捏住了男性用户的爽点:权力、暴力、性。想想看,一个穷小子被欺负,然后突然换马甲,分分钟打脸所有看不起他的人,这不就是男人的终极幻想吗?
这种剧通常是男主开局穷困潦倒,然后突然觉醒神豪系统,一掷千金,打脸拜金女和势利眼亲戚。或者男主是个上门女婿,受尽白眼,但真实身份是某个隐藏豪门的继承人,最终逆袭成为人生赢家。
制作方也是精明,只要扒爆款框架,填上台词,再配点儿美女,基本就稳赚不赔。一个宴会厅的场景,能拍个30多集,成本低,回报高。
但问题也出在这儿了。
大家都被这条路子带偏了,剧情同质化严重,内容越来越套路化。观众看多了,自然就腻了,不如改写女频更赚钱。于是女频短剧开始大行其道,各种甜宠、霸总、逆袭女主的剧轮番霸榜,而男频,慢慢地就被冷落了。
榜单上90%都是女频爆款,男频只有《一品布衣》这种较少的爆款还在撑着场子。
02
女频狂飙时男频在憋大招
是不是男频真的就不行了?其实,不能光盯着头部那几个爆款和红果平台。行业每天上线一百多部短剧,男频短剧依然占据着不小的份额。虽然没有女频那么声势浩大,但细水长流地赚着钱的男频剧其实不少,像容量、点众这些平台,男频剧还是有很多忠实观众的。
女频短剧能爆,很大程度上是靠CP感、靠演员颜值、靠氛围感。制作方投个百来万,找对CP,再配个验证过的爆款故事,粉丝一推,轻松回本百万以上。但男频不一样,男频演员不重要,故事才是王道。
简单来说,女频更容易复制出快餐式的爆款,靠营销和CP感吸引一波流量。而男频,更需要好故事留住观众,虽然不一定能迅速破圈,但用户忠诚度高。
但男频也遇见很多瓶颈!
监管的大棒挥舞过来,男频那些“擦边球”、暴力、恶俗内容,现在是说下架就下架,一点商量都没有。
现在市面上的男频短剧,很多还是十几年前网文的老”,比如“兵王送外卖”、“龙王归来”。这些东西当年是爽,但观众总有看腻的一天。女频那边,小红书上各种女生分享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创作者能找到灵感。男频呢?男生很少在网上分享这些,男频网文的进化也慢,编剧想写新东西,连个参考素材都难找。
就在这节骨眼上,红果短剧坐不住了,直接推出了8-10月的重点品类激励活动,大力扶持玄幻仙侠、历史古代、奇幻脑洞等男频品类。这信号,简直不要太明显!
03
为什么平台和从业者再次看好男频?
主要还是男性可以给好内容买单。
你看男人给游戏充钱时不带眨眼的。男性很少有冲动消费,更长情,一旦喜欢上一个故事,那付费是毫不含糊的。《一品布衣》的爆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是无脑爽,而是讲究故事的逻辑和深度,这在网文圈里被称为“老白文”。这种故事用户留存高,能真正拉长用户的观看时长,正是平台需要的。
看看豆瓣Top250和好莱坞片单,男频故事占了80%以上。男频关于理想、战争、自我成长、人性的纠葛等剧情方向上有着极大的挖掘空间。现实中辛巴、小杨哥的粉丝也多是男性,这说明男性市场一直都存在,只是需要更优质的内容来激发。
红果的品类激励活动,针对男频特定类型给出15%-25%的额外分账激励,这无疑是给创作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04
男频的下半场怎么玩?
现在,很多短剧公司都开始招兵买马,招聘男频编剧。以前写女频不赚钱的,现在也开始转战男频或漫剧。大家心里都清楚,男频短剧的发展空间巨大,可能就是下一个内容爆发点和淘金口。男频短剧的“下半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回归内容本身,做深度、做创新。
告别简单粗暴的打脸逆袭,转向有逻辑、有内涵、有成长的故事,让观众跟着主角的成长轨迹,感受真实的情感和思考。放弃那些被监管压制的低俗内容,转而借鉴经典的历史、悬疑、科幻、奇幻等叙事模式,挖掘男性对理想、英雄主义、人性探索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留存用户,提升观看时长,这些将是成功的关键。
男频短剧将不再是流量快钱的赌场,而是优质内容创作者的新淘金地。谁能真正理解男性用户的精神需求,讲出触动人心的好故事,谁就能在这个短剧江湖中,再次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