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从“原料输出”到“品牌引领”的战略跃迁——陇南核桃、天麻产业产品品牌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16 14:11:11

□ 郑鹏飞 马睿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是精神象征、价值理念、品质优异的集中体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这是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必然路径。陇南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位居全国第三,2024年产量10.75万吨,70%以上以干果原料形式外销。陇南天麻素含量达1.11%,高于国家药典标准,2024年产值3.52亿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陇南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工程将成为破解“优质难优价”困局、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关键路径。

塑品牌建金字塔体系。加强陇南品牌凝聚力建设,建立金字塔结构体系。一是注册建立市级“陇南山珍”公用品牌,凸显陇南最佳天然适生区特征。设计统一的“生态指纹”溯源标识(融合森林覆盖率80.2%、天麻素1.11%等数据),申请欧盟有机认证及FDA注册。二是差异化定位子品牌。“成县核桃”要强化延链条深加工,聚焦高端礼品市场,开发核桃肽粉、胶囊等功能食品。根据市场需求聚焦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对青皮鲜果核桃的青睐,扩规模,强基地,塑品牌;“阳坝天麻”需利用天麻高品质药用价值和食品营养价值,联合药企开发天麻素片、即食天麻羹;根据“药食同源”理念推出天麻炖鸡、天麻乳鸽汤、天麻药膳、天麻炖鱼头等一批主打天麻的养生食材赛道。在企业品牌孵化工程方面,设立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对获“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的企业进行奖励,培育更多龙头企业。

融三产延展价值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健康有机有力闭环。战略是三产融合、战术是强品牌、核心是提质增效。一产要注重农药的合理化使用和土壤的营养化改造,行业主管部门须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品质监管,确保源头质量安全;二产要重视精深加工的集群化发展,达到延链增值的作用。比如,成县应布局经营核桃综合加工园,引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核桃油、肽粉,推动陇小南核桃粉扩能增产;康县应建设天麻生物科技园,开发天麻咀嚼片、口服液等健康食品,联合广药集团共建GMP车间。三产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一二产业,凸显服务功能,达到延链增效的目的。比如,打造成县核桃工坊研学基地,开发青皮扎染、核桃木雕刻体验项目;打造康县天麻康养之旅,整合阳坝景区、天麻种植园,提供“采麻—品鲜—中医理疗”服务,申办国际天麻产业博览会,嫁接文旅流量带动订单签约。

拓渠道创新数字营销。构建全域电商生态市场。一是采用“基地直播+工厂溯源”的沉浸式营销方式,建立县域直播中心,培育百名“村播达人”。二是开发数字认养平台,消费者云端认养核桃树、天麻菌床,实时查看生长数据,预付生产资金。三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北上广等核心城市设立“陇南山珍”体验店,入驻盒马、Ole’等精品商超,深度长线融入一二线大都市城市圈;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在加油站便利店设专柜;借力“甘味出海”计划,在俄罗斯、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设立海外仓。四是通过青岛-陇南协作通道,对接RCEP(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市场。

强科技厚植基础设施。重视科技赋能生产环节,通过厚植基础设施提升生产质效。依据果农的普遍呼声,高度重视推广核桃高接换优技术,改造老品种老果园老基地,引进“红仁核桃”等抗逆品种;采用层架式立体种植和温湿度智能控制技术,建设天麻工厂化栽培基地;组建陇南特色产业研究院,与高校共建食品研创中心,攻关天麻保鲜、核桃脱涩技术。渐进建设智慧物流网络。一是建设铁路物流园,开行核桃等大宗运输专列,减少产品运输时间,降成本保品质;二是进一步修通完善产业路,有条件地支持布点山地单轨运输机,解决降耗鲜果下山“最后一公里”。

出政策强化组织保障。实现资金支持多元化。设立特色产业基金,优先支持深加工项目;创新“保险+期货”产品,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对出口企业给予物流补贴。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用好本地现有人才,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成、康两县在人才方面都有优势,成县的核桃技术已输出到兰州、平凉、庆阳、天水等地,康县天麻技术已输出到陕西宁强、略阳等地;本地人才在感情投入方面较多,能够把核桃、天麻看作终身事业坚持去做。从农业院校引进、招考年轻的优秀大学生进入核桃、天麻产学研单位,输入新鲜血液,培育人才梯队,打造精英团队。加大项目支持力度,推动企业改造升级。实施“链长制”落实刚性保障责任。成立陇南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由市级领导担任核桃、天麻等产业链链长,县级领导具体抓链条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行动细则,建设成县(核桃)、康县(天麻)先行示范区;强化考核指标,推动县区高度重视。将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纳入县区约束性考核指标。

陇南特色农产品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增值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建议以核桃、天麻为突破口,通过“品牌化引领、科技化支撑、融合化发展”三化联动,构建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产业生态。建议启动《陇南特色农产品品牌跃升三年行动计划(2026-2028年)》,集中资源攻克精深加工与品牌建设短板,让“陇南山珍”成为全国高端农产品的代名词。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