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一张碳标签 撬动临泽农业绿色变革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4 18:08:31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通讯员 张朝军 程莉

近日,临泽县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惠公司”)生产的冻干羽衣甘蓝粉,成功获得全国首例该品类“碳标签”认证。这张标签不仅承载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更是临泽农业绿色转型的里程碑。

临泽县以“绿色生产示范区”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基地与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百惠公司作为“链主企业”,深度参与基地规划、标准制定与技术落地等工作。

临泽县农业农村部门引导百惠公司对接化音村、墩子村等4个蔬菜生产基地,深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生产模式,建立了“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检测”的标准化种植体系,带动全县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发展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13.3万亩。

在技术集成方面,当地严格落实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有机肥替代化肥及水肥一体精量施用等措施,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30%以上,化肥使用量降低20%。百惠公司羽衣甘蓝种植基地全部施用其关联企业生产的“甘临惠沃”有机肥,从源头上减少了因化肥使用所产生的氧化亚氮排放。

在育苗与移栽环节,百惠公司自主研发的“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和养分供给,将羽衣甘蓝种苗成活率提高至98%以上,减少了种子浪费和传统育苗的能源消耗。移栽环节,引进全自动移栽机替代人工操作,间接减少了补苗过程中的额外碳排放。

农业低碳发展,需统筹“田间”“流通”与“加工”环节。临泽县同时通过建设冷链体系与推进精深加工,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绿色链条”。在全县总库容约15万吨的冷链设施中,百惠公司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库容达5万余吨。

加工环节,临泽县着力推动农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百惠公司投入1.2亿元建成年产5000吨冻干果蔬生产线,采用低温真空脱水技术,在保留食材营养的同时,减轻了产品重量、延长了保质期,有效降低了运输与储存过程中的碳足迹。

在百惠公司的带动下,临泽县已有康利、新天昇等6家企业专注果蔬精深加工,形成了覆盖脱水蔬菜、冻干果蔬、果蔬脆片等多元化产品的产业矩阵,全县蔬菜精深加工率提升至75%。

百惠公司在生产基地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于环境监测、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环节,实现了“碳”的可知、可控、可降。据检测,通过全流程智慧化管控,每千克冻干羽衣甘蓝粉(含包装)碳足迹仅为11.67公斤二氧化碳,成为行业低碳标杆。

“碳标签相当于为农产品办理了‘绿色身份证’,显著提升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百惠公司负责人胡伟介绍,拥有碳标签的产品在出口、跨境电商、政府采购等渠道中更具优势。同时,认证过程也倒逼我们开展全链条碳核算与管理,推动了整条产业链协同降碳。

碳标签为临泽蔬菜“走出去”夯实了绿色根基,也将进一步激励全县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与标准化生产。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