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临洮:做强乡镇农投公司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 定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1 16:41:35

临洮:做强乡镇农投公司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田建鑫 曹世胜

近年来,临洮县将乡镇农投公司作为服务“三农”的有效抓手,聚焦实体化运营,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搭建市场化运作平台、盘活闲置资源、壮大特色产业等方式千方百计壮大实体经济,有力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提质、群众收入增长、农业产业升级,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多元经营拓市场 联农带农促增收

实体强则经济兴。各乡镇农投公司成立以后立足自身实际,着力建强管理团队、完善内部制度、探索运营模式、夯实产业基础,推动公司向多元化、实体化方向发展。

在峡口镇党家墩村肉牛养殖小区,300头牛膘肥体壮,哞声阵阵。作为镇农投公司的“拳头产业”,养殖小区通过养殖户“出户入园”“托养分红”模式,让公司实现稳定收入。为了夯实运营基础,公司积极探索“一总六分”运营架构,先后成立了特色农产品种植、标准化肉牛繁育养殖、农机社会化服务、农特产品及花木购销工程管护、农村人居环境服务、劳务协作服务六大运营部,多点开花拓展市场。

“今年营业额预计能破100万元,”峡口镇农投公司董事长杨进武算起增收账,“肉牛养殖能赚30万,农机服务50万,还有苗木、人居环境整治这些收入,公司带动乡亲们增收的底气更足了。”

在八里铺镇水渠村,镇农投公司把闲置的院落、耕地等资源变成“宝贝”,探索“艺术+农业+生态”发展路径,创建了“陇上·八里乡宿”农文旅融合发展品牌,发展共享菜园、艺术集市、写生基地等产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装裱一幅画3块钱,我一天能装40多幅,挣100多块”,村民刘振兴一边忙活一边笑着说。

“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乡村游越来越火”,八里铺镇农投公司董事长辛婕告诉笔者,“今年已经接待游客6000多人次,研学团队5批次200多人,带动群众务工增收15万元”。

  村企联动聚合力 壮大集体促发展

着眼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在实体化运营中,各乡镇农投公司积极探索村企联动模式,通过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在玉井镇孟家坪村菊芋种植基地,镇农投公司与村上联合种植的菊芋新品种到了采收季,硕大的菊芋块茎铺满田间,一派丰收景象。“菊芋已经成了农民心中的‘金疙瘩’”,玉井镇农投公司总经理陈瑞平满脸自信地说,“从去年开始种植菊芋,今年面积扩大到1000亩,群众也跟着种植,今年的收益比去年提高了25%”。

在漫洼乡羊圈沟村,漫洼乡农投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的方式,积极搭建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将村级合作社的50余台农机组成“机动服务队”,深入周边市县开展农机服务,有效提高农机利用率。“我们将农机社会化服务业务拓展到了天祝、兰州新区、永登等地,预计今年村集体能分红30万元以上”,羊圈沟村委会副主任尚春光介绍。

此外,漫洼乡还依托农投公司积极推动马铃薯种业发展,打造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带动全乡种植马铃薯3.9万亩以上。漫洼乡乡长张学调告诉笔者,“通过微高垄加滴灌示范种植,马铃薯亩产达到7000斤以上,单产提量50%以上”。

  国企主建强引领 赋能产业促振兴

县上统筹发力,发展后劲更足。今年年初,临洮县按照“区域联投、国企主建、专司运营、股权收益”的发展模式,组建成立了县属国有企业——临洮县强村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导18个乡镇农投公司将323个村的闲置集体资金“聚沙成塔”,集中投入到定西宽粉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有机蔬菜现代科技示范园等项目中,推动马铃薯、蔬菜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村集体实现产业分红,群众实现产业增收。

“村级将闲置资金入股到乡镇农投,再由乡镇农投集中入股我们公司,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加快项目进度”,临洮县强村益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何学科说,每年能给村集体分红87万元以上,还能吸纳120人就近务工。

据了解,临洮县各乡镇农投公司已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实体化运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马铃薯、蔬菜、菊芋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吸收周边群众8000多人就业,实现劳务收入800多万元。乡镇农投公司正以更强劲的动能书写着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