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临夏州“十四五”交出亮眼答卷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民生投入超80%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1 15:41:16

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张栎)11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临夏专场。会上,临夏州发布“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五年来,临夏州锚定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省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地、国内知名的黄河主题旅游目的地、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先行地“五个地”目标,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灾后重建、民生保障、生态环保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临夏州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352.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6亿元,年均增长7%。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临大高速、安临一级等项目相继建成,兰合铁路等工程加快推进,县县实现通高等级公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保持在99%以上。产业体系不断优化,文旅产业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接待游客4384.59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33.84亿元,较2020年年均分别增长38.3%和41%;规上工业企业达123家,清洁能源、食品加工、皮革纺织等五大产业形成集群,广河县皮革毛纺跻身全省八大特色产业集群。此外,3.4万家临夏餐饮门店遍布国内外,带动19.3万人就业,商贸物流、数字经济等新增长点持续壮大。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临夏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动态消除返贫致贫风险。60%以上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培育“牛羊菜果薯药菌花”八大特色产业,建成8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编制751个发展类村庄规划,打造219个省级乡村建设支持村和10个和美乡村,临夏县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呈现出村美院净、业兴民富的美好景象。

灾后重建高效推进,创造发展新奇迹。面对积石山县6.2级地震,临夏州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实现震后11小时抢通交通、15小时完成搜救、48小时应急安置。严格落实“三年规划两年完成”承诺,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270个重建项目已全部完工,10.2万户居民自建房建成入住,1.08万套安置房全面交付,同步推进产业重构,82%的集中安置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受灾群众过上新生活。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幸福指数持续提升。临夏州每年将80%以上财力投入民生事业,五年来新增城镇就业8.94万人,累计培训劳动力32.05万人,年均劳务创收160亿元。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新建改扩建学校740所,2024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7.99%,较2020年提高16.49个百分点。同时,创新推进老年人幸福食堂、“小红星”公益课堂等民生工程,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绿色转型加快推进。临夏州牢固树立上游意识,累计完成营造林170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8.13%,水土保持率达67.14%。黄河临夏段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连续9年保持100%。创建12家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新建集中式光伏发电77万千瓦,绿色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