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乡村新风貌】临洮:小田变大田 山乡耕地“提档升级”

来源/ 新甘肃 作者/ 时间/2025-11-21 15:41:13

临洮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赵阳 董志斌

初冬时节,临洮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依然热潮涌动。

上营乡上营村的晚收作物早已颗粒归仓,原本沉寂的山野间,十余台挖掘机、推土机轮番作业,轰鸣声此起彼伏——临洮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上营乡片区正全速推进,零碎分散的田块被逐一推平整合,宽整通畅的机耕路顺着山势向远方延伸,为田野换上了“新颜”。

“地块零散就按设计标准‘二合一’‘三合一’整合,原来村民踩出来的小路,现在分别扩宽至3.5米和4.5米,专门配套机耕路和生产路,就是为了方便后续大型农机顺畅进场。”项目现场监理苟爱兵站在最高处的田埂上,指着规整的田垄,向记者细数近一周的建设成效。

晨雾缭绕山间,层层叠叠的高标准农田承载着丰收的希望,让上营村党支部书记任生宝满心喜悦。

“以前这些山地,两三亩地能分成七八块,大型农机‘下不了地、转不开弯’,耕种全靠人力,又累又低效。”任生宝感慨道,“现在田地整体推平、道路贯通,大型机械都能开进来了!我们村主打马铃薯、中药材产业,以后农机上山耕作,乡亲们种地更省心、增收更有盼头,大家都打心底里高兴。”

临洮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达10.85万亩。本文图片均由临洮融媒提供

同样洋溢着建设热情的,还有站滩乡云谷村。作为典型的山区村,这里沟壑纵横,耕地碎片化是困扰村民多年的老难题。

如今,40余台大型机械在田间“齐上阵”,挖掘机破土整平,推土机推垄修坡……昔日零散破碎的坡地,正一步步变身方方正正、便于耕作的规整良田,“地块碎、农机进不来,田埂多、人工耗时长”的窘境成为过去。

“云谷村片区项目设计总面积5300多亩,目前已完成3000多亩整治,剩余工程预计半个多月就能全部完工。”临洮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站滩乡、龙门镇片区施工一标段负责人张晗介绍,机械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确保项目按节点推进。

据悉,临洮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覆盖面广、投资力度大,涉及龙门镇、站滩乡、上营乡等10个乡镇35个行政村,建设规模达10.85万亩。目前,3个高标准农田梯田项目已全面开工,覆盖站滩乡、上营乡等4个乡镇18个行政村,建设面积8.25万亩。项目现场已投入各类作业机械269台,严格遵循“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原则有序推进,整体进度已达3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临洮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切实履行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履约监管,全力加快建设进度,让更多优质良田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希望田”。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