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奋发崛起正当时——“十四五”时期武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0 09:05:20

奋发崛起正当时

——“十四五”时期武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武威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金奉乾 甘曜毓 陈志鑫

“十四五”以来,武威大地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生机——

新型工业聚势突破,特色产业聚链成群,绿色引擎动能澎湃;现代农业特色彰显,“甘味”品牌香飘四方,武威农产品畅销全国;文旅产业活力迸发,“凉州文化”远播四方,“魂牵梦萦古凉州、扬鞭策马武威行”已成为西北文旅新向往。

……

“十四五”以来,武威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连突破600亿元、700亿元,2024年达到750亿元,预计今年达到800亿元以上,实现“三级跳”。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武威市先后12次荣获“贡献奖”或“进步奖”,书写了赶超进位的奋进篇章,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武威答卷。

武威市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

武威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聚链成势量质齐升

重大项目,挺起了武威现代化建设的“硬脊梁”,畅通了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

行走在腾格里沙漠南缘,昔日的连绵沙丘已被整齐的光伏方阵重新“勾勒”。在古浪县黄花滩,一座座新能源储能电池仓如同巨型“充电宝”,积蓄着由阳光转化而来的电能。

武威市通过“源网荷储”协同发展,不仅将荒滩变为“绿电沃土”,更吸引了大数据运算、新材料制造等一批绿色载能项目落地。全市82万千瓦储能装机与抽水蓄能、煤电共同构建起稳定的“电力缓冲带”,让呼啸的风与炽烈的阳光转化为可稳定输出的绿色电能。

与此同时,在民勤红沙岗戈壁滩上,浙能武威调峰火电项目的231米烟囱高高矗立。在民勤县蔡旗镇野潴湾村,作为“陇电入浙”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起点,武威±800千伏换流站建设现场一片繁忙。这条世界级的输电通道,未来将把来自河西的“沙戈荒”的清洁电力源源不断送往浙江。

一个个重大项目,勾勒出武威市绿色能源发展的生动图景,为武威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十四五”以来,武威市共实施重大项目993个,完成投资17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6%、高于规划目标8.6个百分点。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武威迈入高铁时代,民勤通用机场、武仙高速建成投用。水利能源支撑持续强化,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开工当年通水,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积极推进,建成调蓄水池509个、7200万立方米。全域碧波安澜,泽被沃野田畴。

招商引资,激活了武威赶超进位的“强引擎”,汇聚了开放崛起的“动力源”。

“十四五”以来,武威市累计引进“三个500强”企业82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超1800亿元。国际陆港“六大通道”覆盖22个国家的46个城市,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3.8%。

武威市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形成9条重点产业链和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特色更加突出、优势更加鲜明。新能源产业乘风而起,装机规模从300万千瓦跃升至1810万千瓦,居全省第二位,全链产值突破百亿元;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领先出彩,产值达到389亿元,农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全省前列;奶产业构建“1+6+N”全产业链,日加工鲜奶2100吨,“河西乳都”声誉远扬;新材料产业碳化硅产能占全国56%;文旅产业爆火出圈,游客数与旅游收入分别为“十三五”末的5倍和6倍。

长歌奋进,一个个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五年来武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

古浪县新堡风力发电场,“大风车”迎风旋转,发出绿电。

天祝马牙雪山帐篷城美景如画。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十四五”以来,武威市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形成了“人人上、代代传、步步走、苦苦干”的防沙治沙“民勤模式”,全力打好“三北”工程六期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治理沙化土地386.5万亩、风沙口 268个,建成518公里环绿洲防风固沙林草 带,林草综合覆盖度达到47.23%,推动荒 漠化面积和程度实现“双缩减”,创造了从

“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治沙造林奇迹。

做好“水文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武威市全方位推进节水、治水、兴水、活水、护水、管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较“十三五”末下降41.3%。石羊河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青土湖水域面积扩大到27.65平方公里,成为荒漠中的碧水明珠,全市水资源集约利用成效显著。

石羊河,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流域内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对武威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青土湖,作为石羊河的尾闾湖,曾在20世纪50年代末彻底干涸。

为了让石羊河重现生机,让青土湖重焕碧波,民勤县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治理工作。立足“东拓阵地、西筑堡垒、南护水源、北锁风口、中保绿洲”的治理方略,以“三北”工程等项目为依托,统筹推进沙漠边缘与腹地、上风口与下风口、沙源区与路径区协同治理,完成了大面积的治理任务,初步形成了“锁沙源、截路径、固绿洲”的生态防护格局。

站在石羊河民勤蔡旗断面附近,放飞无人机,石羊河水波荡漾、蜿蜒流淌,“沙漠明珠”水光潋滟、碧波万顷。

守护蓝天净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武威市深入实施“控煤、管车、抑尘、治源、禁燃”综合治理,城市PM10、PM2.5浓度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了22.7%、31.4%,环境空气质量连续6年稳定达标,土壤与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地表水、饮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重点污染物治理提前两年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全社会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0%,生态底色愈发鲜明。

甘肃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风机叶片成型车间。

武仙公路甘肃段建成通车。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