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千亩黄芪喜丰收 拓宽群众“致富路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颜雪伦
金秋时节,安定区石泉乡的田野间药香弥漫,千亩黄芪迎来采收旺季。随着收割机在广袤的田垄间来回穿梭,一株株主根粗壮、侧根繁密的黄芪破土而出。
在石泉乡中山村的药材采挖现场,农机轰鸣声与药香交织。村民紧跟其后,热火朝天地进行抖土、采收、分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中山村村民孙茂菁说:“通过流转土地,在家门口打工,既能照看家里又能挣钱,一天能挣150元。”
甘肃天柏生物农业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水明天说:“今年的黄芪长得很好,根粗3厘米,长得是又直又长,达到了30-40厘米,色泽也比较好。目前,我们公司吸纳当地务工的农户有近百人。中药材种植产业从种到收,吸引了村内大量富余劳动力参与,现已成为许多村民们赚‘外快’的方式,切实帮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的‘微就业’。”
“2025年,我们结合坡改梯项目,探索发展中药材产业,按照‘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方式,引进有实力的种植企业,建成千亩中药材基地一处,主要种植黄芪和红芪,目前正值采挖期,预计每亩可产700公斤左右,有效增加了我们村农户的收入。”石泉乡中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宏说。
近年来,石泉乡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持续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通过土地流转、示范点创建、推广新品种等措施,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着力提高中药材品质,全面优化中药材种植结构,全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今年,石泉乡种植黄芪4200余亩,总产量达2000吨,产值达1000万元,累计带动农户就近务工600余人次,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