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镇原县 多管齐下强帮扶促就业创业

来源/ 陇东报 作者/ 时间/2025-10-16 09:33:06

镇原县 多管齐下强帮扶促就业创业

 每日甘肃网10月16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白勇涛)今年以来,镇原县以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创业、稳定就业为抓手,强化帮扶实效,创业就业供需匹配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为加快劳务输转,镇原县通过劳务输转“三化”模式,精准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地,签订劳务协议,有组织输转8.4262万人;发放脱贫劳动力交通补助41643人786.73万元,有效降低务工成本,提升了群众外出务工的积极性;通过数字化管理,建立“精细台账”,动态更新务工人员信息,为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有力保障了就业创业供需匹配。

镇原县通过创新模式,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闭环机制,培训后就业率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围绕“镇原护工”品牌,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培训,累计培训从业人员超3万人;加强智慧监管,依托“技能甘肃”平台,实现培训全流程实时监控,确保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深化东西部协作,与天津市静海区通过校企协同,职专与企业订单式培养,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通过基地共建,建成2个协作就业基地,吸纳4589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2783人。

依托就业工厂,通过政策扶持,落实厂房租赁、设备购置、税收优惠等补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奖补激励,兑现吸纳就业奖补资金,鼓励企业扩岗增员;通过安全护航,常态化开展消防演练、安全检查,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镇原县按需精准开发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安置3094名就业困难人员。建立选聘、考勤、考核闭环制度,杜绝“吃空饷”现象。同时,动态调整,退出补聘351人,确保“人岗匹配”。

县乡村三级联动,通过监测预警,实时掌握未就业人员动态。依托重大项目储备岗位,提供多样化选择。开展“直播带岗”、职业指导等精准服务,实现“一人一策”帮扶。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劳务输转11.4519万人,实现劳务创收27.94亿元。公益性岗位共调整补聘351人,落实补贴3094人1237.6万元。14家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共吸纳带动就业241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84人。开展职业技能“嵌入式”“订单式”培训3390人次。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