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以前充电得‘飞线’,既不方便又危险,现在楼下就有充电桩,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天水市麦积区桥南街道陇林社区居民王女士看着新建成的电动车停车棚,难掩喜悦。这一变化,正是麦积区桥南街道以“四项清单”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麦积区桥南街道聚焦群众“安危冷暖”,创新推出“问题、需求、承办、评价”四张清单服务模式,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多渠道“集问题”,让诉求有处说
“线上扫码就能提建议,线下上门能唠家常,街道收集问题的方式特别接地气。”谈及问题反馈渠道,麦积区盛达公馆B区居民李师傅赞不绝口。
为精准掌握群众诉求,麦积区桥南街道打通“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依托12345热线、“码上话事”小程序、“微心愿”平台等搭建“点单通道”,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供暖供气、环境卫生等问题;线下通过“主题党日+群众说事会”、入户走访、“三调”对接等方式,深入小区楼院倾听民意。所有收集到的问题均统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台账,确保“民声”不遗漏。截至目前,该街道已通过此方式办理各类群众问题166条。
分层次“理需求”,让难事有人管
“孩子上学的事悬了半个月,没想到街道很快就协调好了,太感谢了。”麦积区金田仁和居小区居民张女士的孩子曾因小区学区划分问题入学受阻,她的诉求被纳入“需求清单”后,街道第一时间对接区级教育部门,最终顺利解决。
麦积区桥南街道对“问题清单”实行分类处置:个性诉求中,能现场答复或线上办理的,由值班人员即时响应;不合理诉求,耐心做好解释沟通;共性诉求则按“社区随议随办、街道研究办理、区级协调解决”的层级推进。目前,麦积区桥南街道已化解各类矛盾166条,解决新建小区住户上学、社保、医保等重点需求22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聚合力“抓承办”,让实事有着落
“三无小区安了门禁和监控,晚上散步也更安心了。”麦积区粮食局家属院居民刘大爷口中的变化,源于街道“承办清单”的精准落地。
针对需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麦积区桥南街道精准匹配对口单位,形成“承办清单”并督促落实:协调区级部门为9个“三无”小区建设门房、加装监控与门禁;在陇鑫路新建公共卫生间,解决周边居民“如厕难”;对天祥家园、施康元小区的供水管网、供暖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让居民温暖过冬。一张张“承办清单”的兑现,让民生短板逐步补齐。
重实效“强评价”,让群众说了算
“实事办得好不好,我们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在地下管网更换项目“回头看”现场,居民代表赵先生认真填写评价表。麦积区桥南街道将评价权交给群众,建立“每周反馈、每月督查、每季协商”的监督机制,实行“办理一件、销号一件、评价一件”的闭环管理。对已完成的地下管网更换、雨污分流、增设停车位等项目,逐一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目前,该街道已办结民生实事项目的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
如今,麦积区桥南街道的“四项清单”仍在高效运转,一批新的民生实事正加速推进。“我们会继续把‘清单’作为服务群众的‘指南针’,让每一件实事都经得起群众检验。”麦积区桥南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