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e法耀陇原】高台骆驼城镇:四级联动七天化解 跑出矛盾调解“加速度”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5-08-24 10:19:31

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曹旭)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置表是县,驼铃商队由此踏入河西;十六国时,前凉国王张骏在骆驼城设建康郡,自此,“丝路要津”名震天下。千年之后,古郡脚下的骆驼城镇,正以一套“四级七天”调解法,续写着“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的新传奇。

8月22日,“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镇综治中心,探访“四级七天调解法”的奥妙。

骆驼城镇是国家“三西”移民重点基地,40%人口来自5省8区26县市,12个民族混居,风俗迥异,一度“水事纠纷、农事矛盾”高发。如何让千年商埠再焕和谐生机?镇党委给出答案——“四级七天”工作法。

“早、熟、联、统”是骆驼城镇党委对“四级七天”工作法的精炼概括。

“早”,指的是网格员“早”发现、“早”介入。全镇87名网格员手持终端,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矛盾纠纷“即拍即传”。  

“熟”,指的是村调委会“熟”人头、“熟”地情。村“两委”“三官一师”齐上阵,“乡里乡亲”拉家常、讲情理。 

“联”,指的是镇综治中心“联”部门、“联”资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多方力量集中“会诊”。  

“统”,指的是镇党委政府“统”调度、“统”攻坚。对重大疑难纠纷组建专班,县直部门下沉,一案一策、限时销号。  

“每一级都有时间表,7天内必须给群众一个交代。”镇党委书记王吉栋介绍,“四定三包”责任状、“日排查、周报告、月分析”闭环表、月考评+年考核奖惩单,让每一级都有“硬杠杠”。

“调解不是一锤子买卖,必须靠制度管长远。”王吉栋告诉记者,自80年代“三西”移民以来,经过数十年的积累与总结,骆驼城镇形成了这一调解法。

为了保障调解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同步健全了“四定三包”责任制、“三四五”工作机制和督考奖惩办法,推动矛盾纠纷“日排查、周报告、月分析”,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近年来,全镇矛盾纠纷总量逐年下降,成诉率持续走低,协议履行率达100%,连续四年无“民转刑”案件、无到市赴省进京上访。

2024年以来,全镇99%的矛盾纠纷在7日内成功化解,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8%以上。四级联动,跑出了纠纷调解的“加速度”。为了保障调解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同步健全了“四定三包”责任制、“三四五”工作机制和督考奖惩办法,推动矛盾纠纷“日排查、周报告、月分析”,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特别是2024年,全镇矛盾纠纷总量同比下降23.7%,成诉率仅0.8‰。“四级七天”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骆驼城镇获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骆驼城镇成了远近闻名的基层治理“样板间”,并被全市推广学习。

回望骆驼城遗址,残垣断壁在灯光里熠熠生辉;不远处的黑河湿地,芦苇摇曳、水鸟翔集。古今交汇间,一套“四级七天”调解法正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十多万高台群众的日子。“历史给了我们‘河西锁钥’的厚重,我们要给历史一份和谐答卷。”王吉栋目光笃定。

夕阳西下,骆驼城镇炊烟袅袅。无论是南瓜地的丰收,还是农家小院的欢笑,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把治理的“难点”干成“亮点”,就能在广袤的田野上绘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驼铃声声,千年丝路正铺展开新的治理长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