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刘建军
巍巍鸡峰山下,成州大道如一条巨龙蜿蜒伸展,串联起城市的繁华与宁静,拉大了城市“15分钟生活圈”;两河交汇之滨,陇南第一座斜拉大桥横卧于碧波荡漾的青泥河之上,成了成县城市发展的亮丽新名片;双向六车道、生态护坡技术、红豆杉景观大道、“乔灌花草”复合型绿化带等一个个创举,彰显了成县城市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三年工期两年竣工的攻坚速度,在成州大地竖起一座精神丰碑,诠释着“成县模式”的强大力量和“成县速度”的深刻内涵;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
作为一条贯通县城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成州大道不仅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脉动,将陇南机场、十天高速、在建天陇铁路成县站、G567国道、S222省道快速衔接,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与交通枢纽之间的时空距离,将千年古县的“城南旧事”改写为“通衢新篇”,串联带动路域沿线发展,初步构建起“通道型”经济走廊,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经济动脉”。
规划领航,擘画发展新蓝图
成州大道建设虽从90年代曾多次提起,但面临资金、土地、资源三大难题,一直未能实施。随着成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车流量激增,穿城而过的省道S205道路车流量远超设计容量,一到上下学高峰安全隐患频频出现,这条“肠梗阻”不仅卡住了交通咽喉,更带来了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发展受限,亟待破局。
2021年,成县以雷霆之势吹响新一轮城市更新改造的号角,在综合研判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创新提出“一轴两翼五片区”的城市发展新思路,其中“一轴”即以成州大道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轴线,成州大道的建设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历经数月全要素踏勘与方案比选,双向六车道、时速60公里的“黄金方案”出炉。这一方案不仅确保了成州大道的交通流畅性与行车安全,更在规划中融入了生态、人文元素,旨在将其打造成一条集交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大道。
征迁攻坚,拆掉“心墙”赢民心
征地拆迁作为成州大道建设的第一硬仗和先导工程,面对734户征地户、239户房屋拆迁户的艰巨任务,城关镇、抛沙镇秉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原则,迅速抽调征迁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科学谋划,明确任务“分布图”、人员“责任图”、工作“进度图”,早碰头、晚总结,不断调整思路,区分重点、把握节点,最大化提升征迁效率。
成州大道的建设,不仅是一条路的诞生,更是成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见证。成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奋斗与努力,共同见证了从征地拆迁到全线通车的每一个艰难而宝贵的瞬间,这条路如同一条纽带,连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也连接了政府与民众的心。
高效推进,大道通衢启新程
在成州大道建设中,成县依托“指挥部+专班+清单”作战体系,构建起“领导包抓+专班攻坚+网格落实”的执行网络,技术团队扎根工地日夜鏖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共建,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向下化解群众忧虑,向内提速审批流程,提前一年完成了这一民生工程,用担当和作为为成县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隔山不远隔河远,现在修路架起了桥,还把产业路修到了地头,农机可以直接开到地里,为我们发展产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成县抛沙镇乐楼村村民贾所兵说,“这条路不仅打通了我们发展产业的瓶颈,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遇,看着家乡因为修路而变得越来越好,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成县大道不仅承载着周边乡村振兴梦,把一个个村庄、一项项产业串联起来,而且将道路建设与国土空间、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规划深度融合,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投资2.45亿元的甘肃翼成鸿运玻璃制造有限公司建成运营,成县核桃西北仓储加工中心、风味核桃系列食品综合加工项目紧锣密鼓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群众将目光投向大道周边,一批批优质项目将在这里落地生根,为成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成州大道的建成,标志着成县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预示着成县迈向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开启。这条大道不仅连接了城市与乡村,更连接了过去与未来,为成县的发展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