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克勤 通讯员 周爱玲 葛永刚
冬日的金塔,黑河两岸银装素裹,日光温室里却春意盎然。在古城乡头号村温棚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油菜和香菜长势正旺,农户张翠莲正忙着采摘。“我家经营3座温室大棚,一部分卖给商贩,一部分赶集销售,每座棚年毛收入约3万元。”这幅冬日丰收图景,正是“十四五”以来金塔县大力发展现代种植养殖业的生动缩影。
立足资源禀赋,金塔县以特色农业为抓手,推动种植业、养殖业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头号村温棚基地,一排排日光温室错落有致。古城乡副乡长李舒德介绍:“我们紧扣乡村振兴主线,通过产业升级与模式创新,构建‘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农户’联农带农机制。目前全乡肉羊饲养量达10.2万只,开辟了农民增收新路径。”
特色林果业同样结出“甜蜜果实”。羊井子湾乡大泉湾村村民魁崇虎一家30年前从临夏迁来,亲历了当地葡萄产业从无到强的发展历程。“我种葡萄20年了,从3亩扩大到15亩,亩均收入6000元至8000元,年收入9万元至12万元,日子越过越甜。”如今,全乡葡萄种植面积达1320亩,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格局,并建成6000吨恒温库,破解了保鲜难题,实现了错峰销售,提升了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生态养殖也焕发新活力。在标准化圈舍内,牛羊膘肥体壮。大泉湾村党支部书记石明俊家养牛20余头、羊50余只,“玉米秸秆做饲料,羊粪还田种葡萄,形成循环产业链。今年羊价上涨,收入肯定比去年好。”
“十四五”期间,金塔县聚焦现代制种、高效瓜菜、金塔肉羊三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中药材、戈壁农业等特色产业,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园65个,设施农业面积达4.64万亩;建成规模养殖场154个、“五配套”模式化养殖示范户2.86万户,肉羊饲养量稳定在230万只,带动各类畜禽存栏超460万头(只)。
从传统种植到设施农业,从分散经营到规模发展,金塔县种植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彰显出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