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深夜有灯 奔波有食 兰州“零点食堂”温暖城市守夜人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6 10:02:08

深夜有灯 奔波有食

兰州“零点食堂”温暖城市守夜人

每天晚上八点以后,公交便民餐厅零点食堂排着长长的队伍。

当兰州的夜色渐浓,整座城市逐步沉入梦乡,出租车司机、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群体却仍在夜色中奔波,他们是维系城市夜间脉动的“守夜人”。然而,因为工作时间的关系,“去哪吃、吃什么、贵不贵”的就餐难题,曾长期困扰着这群深夜劳动者。

今年9月以来,由兰州市总工会牵头,联合中国银联甘肃分公司、中信银行共同推出的“零点食堂”公益项目,如点点暖光照亮深夜街头,既暖了劳动者的胃,更暖了他们的心。

 深夜困境:繁华背后的就餐窘迫

随着兰州“夜经济”持续升温,城市运转不再局限于白昼。当霓虹闪烁、人流渐息,庞大的“深夜劳动者”群体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穿梭于楼宇巷陌,保障着城市夜间运行与市民生活便利。

但这份忙碌背后,是尴尬的就餐处境。“晚上跑车最愁吃饭,大部分餐馆打烊,开门的要么远要么贵,一顿饭二三十块舍不得花。”开了十年夜班出租车的薛福道出同行心声。外卖骑手李顺则坦言:“送餐高峰过后饿得前胸贴后背,想找家便宜、热乎又能立马就餐的地方太难。”这种“就餐难、就餐贵”的困境,不仅影响身体健康,更悄悄消磨着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如何让城市“守夜人”被温柔以待,成为城市管理者与工会组织亟待破解的考题。

工会破题:精准服务的多方联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兰州市总工会聚焦这一特定群体需求,启动深入一线的调研——工会干部走进出租车公司、对接网约车平台,在深夜街头与外卖员、环卫工人促膝长谈,精准捕捉到“成本可控、位置便利”的核心诉求。

经过周密筹划,“工会牵头、金融助力、商户参与”的“零点食堂”公益项目蓝图清晰呈现。兰州市总工会统筹18万元专项经费,其中15万元由工会出资,彰显“娘家人”担当;中信银行捐资3万元,传递企业社会温度;中国银联甘肃分公司发挥技术优势,负责商户筛选、云闪付支付系统支撑及交易数据统计,确保每一分优惠都用在刀刃上。

温暖现场:热气腾腾的民生答卷

9月10日,“零点食堂”正式启动。项目并未新建食堂,而是依托现有优质餐饮资源,通过“满8元立减7元”的云闪付补贴模式,将符合条件的门店转化为深夜劳动者的“暖心驿站”。

11月23日20时刚过,七里河区秀川公交便民餐厅内,饭菜香裹挟着热气弥漫,人声与锅铲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烟火气的氛围非常浓厚,这里是兰州市总工会确定的“零点食堂”之一。盥洗室里,两位民工师傅掬起温水洗脸,洗去尘土,脸上满是卸下疲惫的放松。夜班职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静静地排起长队。店长李鹏系着沾油的围裙,额角挂汗却干劲十足,刚盛出一锅热菜便叮嘱服务员:“端面快些,师傅们都饿坏了”。吧台前“嘀嘀”的扫码声此起彼伏,民工林小虎端着10元的臊子面,看着支付页面的3元金额咧嘴笑道:“三块钱能吃这么一大碗,肉多汤鲜,热乎得暖到心坎里。”

深夜的城关区汇峰牛肉面(西关店)依旧灯火通明。外卖骑手小张带着夜寒推门而入,搓着冻红的手喊了声“一碗二细”,掏出手机用云闪付扫码——“嘀”的一声,8元餐费抵扣7元,实际仅付1元。他捧着热面憨厚一笑,“以前深夜跑单只能啃冷面包,现在每天都盼着这碗热面,一口汤下肚寒气全散。省下的不只是钱,更是被惦记的温暖和尊重。”

“零点食堂一运行,客流量明显见涨。”李鹏擦着汗说。公交便民餐厅的老板赵平望着店内热气腾腾的景象语气诚恳:“当初做这个项目压根没把赚钱放第一位,看着民工师傅、外卖骑手深夜奔波却吃不上热饭,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靠‘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模式,让大家花几块钱就能吃上热乎饭。赚钱是锦上添花,能给城市守护者递上一碗热饭、一份体面,让他们的辛苦被看见、被尊重,这生意才做得有温度、有担当,只要大家需要,我们就一直办下去。”汇峰牛肉面的负责人牛胜强在万达店和西关店都开了“零点食堂”。牛胜强说,两家店的“零点食堂”自营业以来客流都有上涨,营业额也在增加。

目前,“零点食堂”合作门店已覆盖城关、七里河、安宁等主城区,包括7家优质商户,均位于夜间劳动者密集区域或交通枢纽旁,具备充足供应能力与良好信誉,部分门店还提供清真餐食,兼顾多元化用餐需求。

 成效回响:数字背后的满满获得感

自9月启动至11月23日,两个多月间“零点食堂”已惠及1.25万人次深夜劳动者,让他们免于饥肠辘辘,真切感受到城市暖意。

“这个活动太实在了。”网约车司机刘大姐感慨,“我们吃饭没准点,现在打开手机就能找到附近的‘零点食堂’,开过去就能吃上便宜热乎饭,心里特别踏实。”便捷的参与方式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每日20时至次日8时,劳动者前往合作商户用云闪付支付,满8元自动立减7元,每人每日限享一次,“无感支付”最大限度契合了他们忙碌的工作节奏。据预估,活动周期(9月至12月)内将惠及约3万人次,18万元专项资金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暖心餐食。

未来展望:让“工会温度”持续升温

“零点食堂”的成功实践,是兰州市总工会服务职工、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的精准发力与模式创新。它不仅是一碗暖胃夜宵,更传递着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认可与关怀。

兰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职工没有终点站,‘零点食堂’是起点,也验证了多方联动模式的有效性。”未来,市总工会将继续深入调研,关注职工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新需求,以该项目为蓝本拓展服务内容,探索法律援助、健康关爱、职业发展等多元化精准服务;同时优化“零点食堂”运营,根据数据反馈与劳动者建议调整商户布局、丰富餐品选择,探索长效运作机制,让温暖持续延续。

·记者手记

  一碗热面里的城市温度

深夜走访“零点食堂”,最动人的莫过于劳动者脸上的笑容。一碗热面、几元餐费,看似微小的帮扶,却精准破解了深夜劳动者的就餐难题。“零点食堂”的成功,源于工会组织的精准调研、金融机构的技术支撑与商户的社会责任担当,三方联动构建起“小切口、大民生”的服务模式。

1.25万人次的惠及数据背后,是一个个被温暖的个体,是城市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当外卖骑手捧着热面驱散寒意,当夜班司机吃上实惠饭菜补足干劲,这份获得感便转化为对城市的归属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零点食堂”用最朴素的方式,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也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民生工程,往往藏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里。期待这份温暖持续延伸,让更多劳动者被看见、被呵护,让兰州的夜晚因这份关怀更加动人。

记者 赵万山 实习生 陈嘉睿 文/图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