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从峥嵘热土到文旅热土 高台以“红色+”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周淑云 时间/2025-11-25 12:25:50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周淑云

“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高台县亮出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预计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相较“十三五”末增幅分别达57%和54%。五年间,48个重点文旅项目落地生根,累计完成投资8.95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幅达86%。这些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高台县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红色+教育”:从阵地到品牌,夯实文化根基

近日,高台县打造的“流动红课堂”先后走进南华初级中学、骆驼城镇中心小学等10所学校,通过“展板展示+红色故事演讲+诗词朗诵”的创新模式,将红色思政课“搬”到了师生身边,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

这种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教育创新,正是高台县构建“阵地+流动”红色教育体系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流动展览及配套宣讲活动100余场次,覆盖受众超万人次,形成了“线上虚拟参观-线下实践研学-云端资源共享”的完整教育链条。

“十四五”以来,高台县系统推进红色阵地建设,同时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十大行动,精心打造“红色高台·初心忆站”特色品牌,累计接待教育实践活动3200余批次、4.3万人次。

“红色+文化”:从惠民到兴业,激活内生动力

夜幕降临,高台县影剧院内座无虚席。话剧《血色高台》正在上演,这部本土创作的精品剧目已成功走进高校、军营巡演76场,几乎场场爆满。“每次观看都深受震撼。”观众李先生感慨道。

五年来,高台累计举办舞龙大赛、社火汇演等重大文化活动50余场,开展公益培训近2000课时,“百姓大舞台”等惠民演出169场。在城区建成“15分钟文化圈”,在农村建成“30分钟文化圈”,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县图书馆连续三次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成功创建为国家一级馆,博物馆成功跻身国家二级馆行列。同时,挖掘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7项,建成非遗展馆6个,打造非遗研学基地10处,让乐善秦腔、高台老席等非遗项目焕发新生。

“红色+产业”:从融合到创新,释放发展动能

高台县依托资源优势,精心打造6条“红色+”复合型旅游线路。高台县红色旅游发展案例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成为甘肃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文旅业态不断创新,累计举办大湖湾文化旅游艺术节、金秋胡杨文化艺术活动等文旅体育活动900多场;端午龙舟赛曾三次获得央视直播报道,相关活动网上点击量累计突破1.5亿次。培育夜游、夜宴、夜购等新型消费业态,打造“高台十六鲜”特色美食,开发红色旅游系列文创产品20多种,全县文创产品达到157种。2022年,高台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从红色阵地到生态景区,从文化惠民到产业振兴,高台正以“红色+”的创新实践,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这片曾经见证革命峥嵘岁月的热土,如今正通过文旅深度融合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