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微短剧2025数据洞察:市场规模800亿+,新漫剧横空出世

来源/ WETRUE一点查剧 作者/ 时间/2025-11-25 10:21:48

11 月 22 日,由新腕儿主办,科技媒体鞭牛士、短剧数据平台WETRUE联合协办的第三届短剧高峰论坛成功举行。37位嘉宾登台分享,从国内短剧到海外短剧,从真人短剧到漫剧,又从付费市场聊到免费市场,各位嘉宾轮流登台分享,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到现场观众干货和经验分享。

IMG_256

会上,WETRUE 数据发布了《2025 年微短剧行业洞察报告》,公司 CTO 陈宁登台,以 “新内容・新漫剧” 为核心主题,全面剖析了 2025 年微短剧行业的发展脉络、核心变革与未来走向。报告涵盖市场规模、参与主体、投放运营、内容创新、演员价值、漫剧崛起等多个关键板块,清晰呈现了微短剧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发展,从流量驱动到内容驱动的转型历程。

IMG_257

一、行业整体态势:规模爆发式增长,全领域玩家争相入局

IMG_258

2022 - 2025 年是微短剧行业的黄金增长期,报告中披露的三组核心数据 ——6.33 亿 +、4.7 万 +、9000 亿 +,直观印证了行业的爆发态势。结合行业发展规律推测,这三组数据大概率分别对应累计用户规模、25年上线剧集总量、全产业链市场产值。短短三年间,微短剧凭借低门槛、高适配、强沉浸的特点,迅速渗透大众娱乐生活,从最初的小众娱乐形式,成长为拉动数字内容消费的重要引擎,市场规模实现了从百亿级向千亿级的跨越,成为文化产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IMG_259

 

微短剧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了全行业各类平台跨界入局,打破了此前短剧平台、短视频平台二分天下的格局,形成了涵盖四大阵营的多元化竞争格局,各平台凭借自身优势精准布局,推动行业变现模式迎来颠覆性变革:

专业短剧平台:以红果短剧为代表,专注于短剧内容的深耕细作,聚焦垂直用户群体,在剧集制作、分账模式上形成成熟体系,是行业内容供给的核心力量之一; 短视频平台:作为微短剧的原生阵地,抖音、快手等平台优势显著。依托海量日活用户和精准算法推荐,实现短剧内容的高效分发,成为带动短剧传播的核心渠道; 长视频平台:面对用户碎片化消费习惯的转变,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 TV、哔哩哔哩、咪咕视频等长视频平台纷纷放下身段布局短剧。通过自制短剧丰富内容矩阵,另一方面借助短剧引流,缓解用户增长乏力的困境,形成内容互补的生态; 综合应用平台:拼多多、美团、京东、支付宝、百度等超级 App 的入局,成为行业的一大亮点。这些平台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频的使用场景,将短剧作为提升用户粘性、拓展变现渠道的重要抓手。 二、市场格局重塑,变现与投放迎来变革

变现模式迭代:当前行业变现以 IAA(广告变现)为主,占比高达 71%,IAP(内购付费)占 26%,IAAP(广告 + 内购混合模式)占 3%,免费短剧成为市场主流。细分市场分化明显。

IAP 市场下行:投放热度值从 19.27 亿降至 12.15 亿,累计降幅达 37.3%,传统付费模式面临挑战。 免费市场稳健增长:以红果短剧 APP 为代表,日均上线短剧约 64 部,活跃发行方超 650 家。平台投入 10 亿资金完善创作者扶持体系,“免费 + 电商” 模式进一步丰富商业模式,推动免费短剧上线数量保持稳定规模。 端原生市场规范发展:抖音出台政策限制短剧重复发布,仅允许单个在线版本,倒逼市场从版权粗放模式转向账号运营能力比拼,头部账号聚集效应愈发明显。 投放进入精细化时代:投放已成为爆款短剧宣发标配,AIGC 技术的应用实现素材提效与 “千人千面” 投放,系统自动优化出价、建模迭代让流量更精准,跑量空间持续扩大。 三、用户画像变迁,年轻化、均衡化趋势凸显 2025 年微短剧观众群体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变化,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用户标签。

IMG_260

性别趋于均衡:男性观众比例大幅提升,2025 年男性占比达 48.19%,女性占 51.81%,相较于 2024 年男性 41.71%、女性 58.29% 的比例,性别差距显著缩小。 年龄向年轻化倾斜:18 - 30 岁年轻观众占比上升,其中 18 - 23 岁占比 32.07%,24 - 30 岁占比 23.70%,而 50 岁以上观众占比有所下降,年轻群体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地域分布更均衡:一线至二线城市观众占比提升,一线城市占比 21.73%,新一线城市 19.47%,二线城市 22%,打破了此前下沉市场为主的格局,城市市场渗透率持续提高。 四、内容品质升级,男频与漫剧成新增长引擎 微短剧行业已从流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内容创新与品类拓展成为破局关键。

IMG_261

精品化成为行业共识:2025 年 Q3 播放量过亿的短剧作品达 229 部,环比增长 40%。各大平台加大投入,从内容质量、制作水平和题材创新多维度提升短剧品质,告别 “低成本粗制” 标签。

剧集形态优化:随着行业整体转向 IAA 模式,短剧从付费卡点设计转向完整故事呈现,剧集时长明显增加,2024 年平均集数为 62.1 集,2025 年增至 85.3 集,10 集后频繁出现互动高峰,用户粘性显著提升。

男频赛道强势爆发:女频赛道同质化严重,拉新效能减退,男频短剧迎来发展机遇。当前男频短剧已迈入 2.0 “品质为王” 阶段,聚焦 “草根逆袭”“家国情怀” 等主题,抖音等平台推出专项激励政策,给予重点品类 10%-25% 的分账加成,10 月男频上榜率增长 21%。

小众题材潜力待挖掘:行业存在产能与用户兴趣倒挂现象,部分小众题材平均热度值与供给量差异较大,成为极具投资价值的蓝海领域。

五、演员商业价值提升,职业化进程加速

微短剧演员群体正逐步摆脱 “草根” 标签,走向职业化、专业化,成为内容传播的重要助力。

商业价值凸显:演员流量带动内容破圈,专业演员数量快速增长,行业呈现 “周周有新锐,月月换顶流” 的竞争态势。如女演员郭宇欣关联热剧 38 部,抖音粉丝 140.01 万,火热指数达 201.68;多位演员抖音粉丝量与火热指数均表现亮眼。

深度参与宣发:演员直播互动成为常态,通过分享拍摄趣事、主创见面会等形式提前拉升观众期待,形成全链路宣发矩阵,助力作品播放量提升。

六、新漫剧横空出世,半年走完短剧两年路

漫剧作为微短剧的创新形态,凭借独特优势快速崛起,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爆发点。

人群画像精准:漫剧用户以年轻男性为主,18 - 30 岁群体占比超 60%,这一高付费意愿群体,成为付费内容产业的快速增长点。

数据表现亮眼: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超 3200 亿元,漫剧可触达超 5 亿泛二次元用户,同时覆盖 30 - 50 岁非二次元群体。2025 年 H1 漫剧播放量复合增长率达 92%,点赞量复合增长 105%,头部作品单部累计收益最高近 800 万元。

内容与产能双爆发:热门题材集中在无限流、末世、诡异等品类,40 集以上的长篇漫剧虽发布量仅占 10%,却占据 57% 的播放量。漫剧投放规模飞速增长,6 月投放量仅 633 部,预计 11 月底将突破 5300 部,产能爆发式增长。

七、未来趋势展望,全行业迈向产业化标准化

微短剧行业正告别野蛮生长,朝着影视剧化、AI 化、全球化、职业化的方向稳步前行。

短剧影视剧化:平台加大精品投入,制作向电影级看齐,情感表达聚焦现实议题,适配全年龄层需求,从 “流量红利” 向 “内容红利” 过渡。

AI 深度渗透:生成式 AI 压缩制作周期、降低成本,推动漫剧快速发展;同时助力内容质感与题材创新升级,免费模式未来将成主导。

演员职业化深化:演员与宣发深度绑定,形成 “内容 + 艺人双驱动” 模式,头部演员号召力成为播放转化的关键因素。

海外市场逐鹿:全球短剧市场规模预计全年超 30 亿美元,美国领跑收入端,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下载端增长核心,中东、南美、非洲将成为未来竞争焦点,本土化改编是关键。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