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微短剧《一羽知千年》在南京江宁牛首山开机拍摄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11-25 10:21:34

天阙开晴景,双峰锁翠烟。11月24日下午,金陵城内暖阳映古脉,牛首山间文气绕新篇——“探源中华”系列开篇之作、精品微短剧《一羽知千年》在南京江宁牛首山举行开机仪式。来自出品单位有关负责人、“探源中华”专家组及主创团队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以光影探文明,用故事续文脉”的文化盛事。

承国之战略,启文之新篇:探源工程的微短剧表达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文化实践,《一羽知千年》精品微短剧承载着“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轻量化”的使命,作品以“微短剧+AIGC”为创新载体,突破传统历史叙事的厚重感,将南京江宁50万年人类史、4000年文明史浓缩为可沉浸、能共鸣的视听故事——以当地出土的商代“青铜三羊罍”为破题线索,借“银辉羽毛”的奇幻设定,串联起现代青年学者与“谷雨国”的跨时空对话,在悬疑探案与文化解谜中,传递“天地仁心耕耘收获”的文明内核。

活动现场(江宁区委宣传部供图)

聚匠心团队,铸文化精品:从学术到艺术的跨界共鸣

开机仪式上,主创团队的亮相尽显项目“学术打底、艺术赋能”的特质。总编剧徐李佳——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多部作品入选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的资深创作者,分享了剧本创作的初心:“我们摒弃‘穿越爽感’的浅层表达,聚焦‘现代科学精神与古老文明智慧的对话’,希望观众能从青铜罍的纹饰里,读懂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生生不息’的韧性。”

青年演员方楚彤(饰文化探寻者凌鸢)、黄靖洲(饰文物守护者陈鉴)的加盟,为故事注入青春活力。仪式现场还专门为两位演员颁发“探源中华”品牌推广大使奖杯,期许他们以角色为桥,让更多人跟着微短剧走进江宁、感受金陵、读懂中华。据悉,方楚彤曾凭《延禧攻略》《冒姓琅琊》塑造多元角色,黄靖洲则因《古相思曲》等历史题材短剧积累深厚功底,二人将以细腻演技诠释“文明传承者”的精神内核。

融文旅新篇,拓IP未来:微短剧赋能城市文化传播

此次探源中华精品微短剧开篇之作《一羽知千年》落子江宁,不仅是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更开启“微短剧+文旅”融合的新实践。作为首批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地区,江宁山水园林融为一体,美丽乡村全域覆盖,拥有50万年的南京直立人化石等历史文化遗存和南京的第一缕文明曙光——4000年的“湖熟文化”,国家级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世界著名温泉小镇)位居中国四大温泉疗养区之首,“一座牛首山,半部金陵史”持续擦亮南京文旅地标,近年来园博园、金陵小城等标杆文旅项目成为长三角热门打卡地,黄龙岘、大塘金、石塘人家等21个乡村荣获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最美村镇、中国休闲田园等国家级荣誉,金陵水乡钱家渡、龙乡双范、金陵古风第一村佘村、龙尚等一大批乡村焕新,“苏花路”“凤云线”成为休旅热门目的地。据了解,江宁区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400亿元。

江宁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也使其成为众多知名影视作品的理想取景地。《我的后半生》《突围》中华灯璀璨、人流如织的百家湖商圈,《依依向北风》《大江大河》中艰苦奋斗的云台山硫铁矿老厂房,一幕幕光影镜头尽显江宁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多样魅力。

活动现场(江宁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天开拍的《一羽知千年》将集中展示富有江宁特色的文旅地标,通过剧情场景与实景地的呼应,打造“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的沉浸式体验。后续还将以“一部核心短剧+N种衍生产品”的模式,开发研学课程、互动影游等内容,推动江宁文化IP从“线上爆款”转化为“线下消费动能”。

“金幕揭开,是文脉传承的新起点;光影启航,是文明传播的新征程。”随着微短剧剧集揭幕,《一羽知千年》正式开机。未来,这部剧将以竖屏微短剧的轻量化形态,通过新华社客户端、红果短剧等平台触达数亿用户,让中华文明的基因通过屏幕流淌,让江宁的文化年轮在故事中鲜活,为“探源中华”系列IP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开篇范本。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