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甘南税务:税惠赋能三大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9 12:12:59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杨菊萍 央金卓玛

中药材、牛羊肉、特色奶制品,是甘南高原的“三宝”,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甘南州税务局立足高原资源禀赋,以“政策精准滴灌+服务贴身护航”双轮驱动,将税惠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高原处处洋溢着产业兴旺、牧民增收的喜人景象。

 税惠助力 药农增收

深秋的合作市那吾镇,唐古特大黄种植基地一片忙碌。农户们挥舞锄头采收,庭院里晾晒的大黄铺成金色画卷。“以前种药靠经验,卖药看行情;现在有专家指导,公司保底收购,还有税务干部送政策,收入有保障!”种植户冷木脸上满是喜悦。

冷木的底气源自“科研单位+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共同体,也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全链条服务。针对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各环节的涉税需求,合作市税务局组建政策辅导专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服务,精准送达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

“公司收购大黄可享农产品进项抵扣,我们流转土地、基地务工也有税收减免,每分优惠都落到了实处。”冷木算了一笔账,“今年土地流转租金8000多元,基地务工挣了1.5万元,比去年多挣近40%。”

税惠春风催绿产业田。2025年,合作市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1.21万亩,规范提升唐古特大黄基地2处,辐射带动28个行政村、4400余户农牧民嵌入产业链增收,“黄金根”成了牧民的“致富根”。

服务上门 牛羊交易火

碌曲县郎木寺镇贡巴村的牛羊交易市场,是深秋草原最热闹的地方。牧民贡保扎西拿着刚用手机开具的免税发票,笑容满面:“3头牦牛卖了近3万元,手机点几下就开票,客商放心,我们卖得也舒心!”

这份顺畅,得益于甘肃省甘川青贡巴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搭建的交易平台,以及税务部门的“前置化”服务。市场开业之初,碌曲县税务局便上门专项辅导,详解农产品批发市场免征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政策,手把手教牧民操作电子税务局开具免税发票。

“以前最愁开票,客商要票我们开不了,好生意都黄了。现在税务干部把服务送到市场,临时办税点就在旁边,手机开票几分钟搞定。”贡保扎西说。

针对牛羊出栏交易高峰,碌曲县税务局在市场设立临时办税点,提供政策咨询、发票代开“一站式”服务;在政务大厅开通“牧区交易绿色通道”,实时解决涉税难题。税惠减免降负担,便捷服务提效率,让这个高原交易市场人气越来越旺。

精准滴灌 奶香飘四方

夏河县博拉镇的奶制品作坊里,蒸汽升腾,奶香浓郁。夏河县达尔哇村德勒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卓玛正忙着将刚制作好的“拉拉”装盒。这些承载草原风味的特产,正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以前只能在本地销售,现在靠着品牌和电商卖到了沿海。”卓玛笑着说。

博拉镇依托“奶香之乡 神韵博拉”品牌,推广“多元创收+产业带动+入股分红”模式,让小奶制品闯出大市场。夏河县税务局组建汉藏双语“税务服务小分队”,深入合作社、作坊、收购点,把涉税服务送到一线。

“‘税务服务小分队’用藏语讲政策,通俗易懂。从农产品销售免税到小微企业减免,再到台账记录、发票开具,都讲得很明白。”卓玛介绍,去年作坊将享受的2万多元减免税费投入到包装升级和电商运营,订单量增长了50%。

税惠精准滴灌,让草原奶香飘得更远。目前,博拉镇已有多家奶制品作坊抱团发展,带动50多户牧民增收,形成了“产业兴、牧民富”的良性循环。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