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庄浪千亩丹参种出好“钱景”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8 10:40:38

甘肃经济日报平凉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段睿珺 通讯员张沛杰 白丽红)近日,庄浪县千亩丹参迎来采收季。在岳堡镇中药材种植基地,挖药机来回穿梭,一根根饱满的丹参破土而出,药香弥漫田间。村民们紧随其后,忙着采挖、分拣、装袋、晾晒,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丹参长势好,根茎粗、颜色正,亩产比去年高。”种植户吴羊明边忙边说,“我种了7亩,算下来每亩纯利润约3000元。平时在基地打工还能挣工资,一年收入很可观。”

在庄浪县,像吴羊明这样的农户不少。近年来,当地依托丹参科技创新园,构建“园区研发+基地转化+农户参与”的产学研模式,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由北京圣行堂中药材种植公司统一经营,带动了1500多名群众就业。

在丹参科技创新园的生产车间里,新采的丹参堆积如山,农户们熟练地进行抖土、修剪、分扎、晾晒等初加工,现场忙碌有序。

岳堡镇副镇长石勇介绍,当地安排专人跟进采收,确保丹参从田间到车间无缝对接,保障品质。

庄浪县积极推动丹参产业规模化发展,引进南开大学“南开一号”“南开三号”丹参种苗,并邀请该校博士生团队攻关种质研发,成功培育出适宜本地种植、高产抗病的“梯田丹参”品种。目前,年培育丹参酮含量0.57%的种苗8000万株,形成从育种、种植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岳堡镇党委书记赵翔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规模、完善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让丹参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草”。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