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祁玉洁 通讯员何方)近日,徽县传来喜讯:在2025年秋季遭遇雨涝的不利条件下,当地夏播大豆实测亩产仍达208.56公斤,较2024年全国高产案例的205公斤再增3.56公斤,刷新历史纪录,为丘陵山区大豆抗逆高产树立了新标杆。
初冬时节,徽县嘉陵镇草滩村的田野间,联合收割机在坡地间灵活作业,同步完成脱粒、清选与秸秆还田。田间地头,由四川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多个单位专家组成的测产组,正严谨地进行取样、测量与记录。
据了解,此次测产的千亩示范片集成推广耐密优质品种“陇中黄602”,配套应用ARC菌剂抗逆调控、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专家组严格遵循农业农村部制定的测产标准,对11.4亩大豆进行实收测产,经水分和杂质折算后,最终得出亩产208.56公斤的优异成绩。
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所长陈光荣研究员表示,该示范片亮点突出:一是在丘陵山区实现大豆全程机械化,提振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二是在秋季连阴雨气候下仍保持亩产超200公斤,展现了良种良法的抗逆增产潜力。
近年来,徽县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服务下沉,组建农技服务队开展“一对一”田间指导,累计培训农户8000余人次。全县推广“机械条播匀密技术”,播种匀度提升40%,机械作业率从2020年不足30%提高至75%以上。2025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达11.15万亩,平均单产147.5公斤,较2020年提升28%,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