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让更多人实现安居梦——平凉市“五个强化”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试点工作

来源/ 平凉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3 16:18:34

让更多人实现安居梦

——我市“五个强化”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国试点工作

□记者 杨曼艺

2024年11月,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复,我市成为全国第三批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以此为契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完善试点推进机制,出台《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管理办法》和《缴存补贴办法》,让更多灵活就业人员享受到住房公积金的政策红利。

灵活就业人员现在可以自主申请缴存住房公积金。对于缴存基数低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还可享受月缴存额3%的补贴,真正实现“补贴激励缴、全时线上办、进出都灵活”。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208名灵活就业人员开户建缴,占全市参加社保灵活就业人员的46.55%,缴存总额达4568.14万元,缴存人数稳居全省首位。

“真没想到,我刚研究生毕业,凭着灵活就业身份缴存了公积金,不仅顺利拿到了65万元的公积金贷款,还享受到了1万元的大中专毕业生购房补贴!”说起自己的购房经历,今年从西安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李红(化名)难掩激动。

李红于6月6日在平凉开立了灵活就业账户,在平凉购置新房后,8月通过预补缴够六个月缴存额,成功申请到了公积金贷款。贷款发放后,她随即申请了购房补贴,9月这笔“及时雨”般的1万元补贴便顺利计入了她的个人公积金账户。

李红的经历,正是我市出台《平凉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将灵活就业缴存纳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并在全市部署开展公积金归集扩面提升年专项行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三级协同体系后结出的硕果。

同样感受到政策红利的,还有在平凉某快递公司工作的王明(化名)。他与在商场做销售的妻子,今年7月双双开立了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账户。通过预补缴六个月的方式,他们成功将名下的商业住房贷款转为了43万元的公积金贷款,每月的还款压力大大减轻,家庭的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为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我市还配套出台了多项优惠措施,包括给予符合条件的缴存者税收减免、简化租房提取流程并推出“租金直付”服务、为大中专毕业生提供1万元首套住房购房补贴等七方面政策。为了让好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市广泛开展惠民政策进万家活动,开设“公积金知识知多少”广播专栏,开通政策直播间,组建“惠民政策宣讲队”“助农服务队”,形成了覆盖城乡、企业、乡村的立体宣传网络。

市住房公积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缴存方式上,灵活就业人员根据本市月缴存额范围自主确定缴存额,可按月缴存、按季预补缴、按年预缴,自由提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或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缴存身份实现灵活就业与单位就业互认互通、灵活转换。在收益方面,除了每年享受账户1.5%的利息,符合条件的缴存人还能获得3%的缴存补贴,加上大中专毕业生的1万元购房补贴,累计已发放缴存补贴85.81万元、购房补贴5万元。此外,缴存公积金可依法享受税收减免,并通过信用评价体系获得适当提高的信用贷款额度。对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还提供“10+5+N”的资金支持组合拳,切实降低宜居成本。

为全面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住房保障能力,我市顶格出台了《支持住房消费若干措施的意见》等5个重磅政策文件。通过将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80万元、开通直系亲属互济功能、大力推行“商转公”贷款等一系列组合措施,显著增强了灵活就业人员的住房支付能力。 累计已为灵活就业人员发放贷款3800万元,支持住房消费面积近12万平方米。租房提取政策同样优化,额度提升至3万元,简化了无房证明等提取要件,推行“租金直付”服务,并完善了跨区通勤人员的租房提取政策。今年以来,已为无房职工提取公积金7067.0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9.16%。

在静宁县治平乡后沟村,种植户王斌和妻子黎俊俊的故事,是公积金政策助力乡村振兴的写照。作为二孩家庭,他们夫妇俩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存公积金,家里种植着14亩苹果树。2025年1月,他们在静宁县办事处成功办理了44万元、期限17年的商转公贷款,仅此一项就节省了3万余元的利息。“这笔钱,够我们给果园多上不少优质肥料了!”王斌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据了解,我市建立重点项目跟踪对接机制,将试点政策融入全市煤电化工、种植养殖、文旅康养等特色产业,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公积金+惠农e贷”“公积金+拎包贷”等5个灵活就业人员专属金融产品,崆峒区分布式光伏长廊建设项目一期100名灵活就业人员、80余户红牛养殖家庭开户建缴,建缴单位中非公企业占18.78%,非公人数占总人数14.38%。

为便利灵活就业人员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灵活就业人员通过服务专区“在线灵缴”“刷脸认证+电子签约”即可实现开户、划款、信息变更等8项业务7×24服务“不打烊”,在线业务办理率达74.79%。9家受托银行合作设立118个灵活就业人员便民服务驿站,银行累计动员建缴5000余人。同时,加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推进14个城市群成员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互认、成果共享。与人社、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开发Pad端“灵缴”业务,延伸公积金数智化便民服务场景,满足线下灵活就业人员即时开户需求。

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专用账户,实行分账核算,通过资金智能管理系统配置248项监测指标,对资金流转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风控,累计处理疑点数据1379条,有效构筑技术“防火墙”。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第三方信用数据等进行风险预警,对高风险账户采取限制交易、加强审核等措施,对信用良好的账户提供绿色通道等服务。试点以来,贷款逾期率仅为0.011%,远低于国家控制性标准。不仅如此,还定期开展资金流动性压力测试,持续跟踪灵活就业人员建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实施情况,排查重点环节、关键岗位风险点45个,提取风险准备金2550万元,为资金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