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有一种新业态叫“体育外卖”
教练带着器材上门 家长纷纷下单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家长们对于孩子的体育教育愈发重视,却往往苦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体育外卖”这一新兴服务应运而生,它打破了传统体育培训的固定模式,将专业的教练与器材直接送到家门口,为家长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么,这一创新服务为何能迅速赢得家长的青睐,纷纷下单体验呢?
教练上门服务
自由灵活
家门口就能点“体育外卖”
周日傍晚6点半,南关十字附近某小区,上门体育教练刘通弯腰在地面上摆好跨栏架,展开折叠敏捷梯,米黄色的格子在夕阳下铺成一条“小路”。刘通先带着13岁男孩小宇做了简单的热身运动,活动手腕脚踝,扭扭腰,压压腿,小宇跟着教练做,时不时还互相打趣。
热身完毕,正式开始一个小时的课程:原本枯燥的跳绳训练,被刘通成变成了“闯关游戏”,每多跳10个就奖励一次玩反应球的机会;练核心力量时,单调的平板支撑被设计成“超人变身”挑战,每坚持30秒就能解锁一个趣味动作模仿。小宇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始终紧盯着教练手中的计时器,当听到“时间到”的指令时,立刻兴奋地跳起来:“我比上次多撑了12秒!”训练尾声,刘通带着小宇做动态拉伸,边示范边讲解:“运动后要像给发动机降温一样,让身体慢慢恢复。运动后拉伸,既能放松股四头肌,又能拉伸髋关节……”小宇跟着模仿动作,突然想起什么:“教练,我下周体测,立定跳远总是差5厘米,能不能加练这个?”“当然可以。”刘通从背包里取出弹力带,“我们用阻力训练强化腿部爆发力,再配合跳跃练习,保证让你突破瓶颈。”
“我们也是朋友介绍联系到的教练,我们主要想跟着教练练身体素质和项目。”一旁等候的家长张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平时学习紧张,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而上门体育教练这种形式,正好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教练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针对性强,效果也很明显。而且,教练的专业素养和耐心负责的态度,也让他们非常放心。
教练刘通觉得,体育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心理。许多起初仅为应试而来的孩子,在训练过程中悄然蜕变。他遇到过一个初一体重已经有170多斤的男孩,刚来时男孩跟在家长后面,“举手投足间能感觉到他的不自在,但他配合训练,有想改变的意愿”。于是,教练就和他约定用手机记录,“好好训练,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属于我们俩”。教练还特意在训练里加入很多需要互动和表达的游戏环节,鼓励他大声喊出指令、到前面做示范动作。慢慢地,男孩瘦了、结实了,在去年的中考体育中更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更在汗水浸润中真正爱上了运动,整个人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在班级里主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还成了校篮球队的一员。他说以前总觉得运动又累又没意思,可跟着教练一次次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后,才发现运动里藏着这么多快乐和成就感。
多重考量
“体育外卖”因需而变
“大部分教练基本上周末每个时间段都有课,上课地点就在小区、公园、周边广场等。”程岱在兰州从事体育培训六年多,有一家超过1000平方米、面向青少年的运动场馆——兰州满分计划体育培训学校,2023年年末开始转型时,“上门外卖”这个名词还没有出现,但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家长们对于便捷体育培训服务的需求。于是,他和团队开始尝试提供上门体育培训服务,将训练场地从固定的场馆延伸到孩子们身边。
在与几位下单“体育外卖”服务的家长交流中,有的家长说,自从选择了“体育外卖”,孩子不用再早早起床赶去培训机构,在家附近就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锻炼,学习与运动两不误;还有的家长提到,教练上门会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基础制定专属训练计划,孩子进步十分明显,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从这些分享中不难看出,“体育外卖”凭借其灵活的时间安排、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切实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需求,正逐渐成为体育培训领域的新宠。
“我们正式上课前都会有一个体测环节,帮助孩子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这样不仅能制定出更贴合孩子实际的训练计划,还能让家长看到孩子每次训练后的进步与变化。”程岱一边整理着器材,一边向记者介绍道,除了针对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体适能锻炼,“‘3+2’(兰州体育中考三项为必考,两项为选考)也是我们的重点项目,主要针对中考体育成绩的提升。”程岱提到,起初,这种服务模式还只是小众选择,但随着口碑的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主动联系他,希望为孩子预约上门体育课程。因“双减”政策和中考体育权重提高,以及家长健康意识提升,不少中小学生家庭已成为“体育外卖”市场的核心群体,上门体育的高峰期,往往是中考体育前的几个月甚至前半年。
面对新的市场需求,从业者们也在摸索。自媒体就是一个宣传渠道,程岱的团队里由他负责直播为家长答疑解惑,几个教练负责出镜,拍摄带孩子训练的视频,“有教练出镜、指导的视频,流量就会高一些”。通过和家长们的私信互动,程岱得知一些家长存在“客单价较高”“孩子难以坚持”的顾虑,推出免费公益课程,这些免费公益课程主要针对初次接触体育培训的孩子和家长,内容设计得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程岱介绍说:“我们会安排一些基础的体能训练和游戏化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同时也能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潜力和进步。”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家长尝试“体育外卖”服务的门槛,也有效缓解了他们对于“客单价较高”的担忧。
防范风险
构建行业良性生态
记者打开社交平台,输入“兰州体育外卖”进行搜索,瞬间跳出多个相关帖子,其中不少是体育服务机构与教练个人。点开账号主页,大多标注“教练自带器材到小区”“每天一小时带孩子增强体能”,服务项目涵盖体能训练、球类运动、体育中考、体态纠正等多个领域。而随着“体育外卖”市场的不断发展,一些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比如,如何保证教练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态度,如何规范市场价格,避免出现恶意竞争等。对此,程岱站在从业者的角度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看法。“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的教练20人,一半是体育师范专业毕业生,一半是专业的运动员、教练员。”程岱解释说,为进一步完善课外体育培训监管,国家体育总局于2021年12月印发了《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规定执教人员应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等6种证书的至少一种。所以,在选拔教练时,除了查看他们是否具备相关证书,更注重实际教学能力和与孩子的沟通能力。每一位上岗的教练,都要经过内部的严格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
对于市场规范问题,程岱也发现,目前各平台对于从事体育服务人员的资格审核并不规范,不少“野生教练”既没有相关证书,也缺乏教学经验,很可能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运动损伤。部分平台对提供“体育外卖”服务人员的资质并无要求,有较大审核漏洞。对此,他也提醒家长,目前“体育外卖”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家长们在选择体育上门家教时务必核实教练资质,查看相关教练证书、专业背景以及教学经验,在签订服务协议时,务必仔细阅读条款,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也希望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指导价格或监管措施,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记者 张丹 文/图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