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
让教师轻装上阵
王雅琴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紧扣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具体举措。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但现实中,各种教学以外的任务层出不穷,给很多教师造成了沉重负担,甚至陷入“教书成副业”的困境。据媒体调查,一些地方和学校,除了各种统计、填表、迎检等事务,教师还有反诈、普法、安全宣传等任务,而且要参与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五花八门的杂务,使教师“主业被挤兑、精力被分散”,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
《通知》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聚焦精准减负、长效减负,注重机制创新和量化管理,通过构建教师减负源头治理体系、完善涉师活动精细管理举措、优化教师减负协同监管机制,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划定了清晰界限。比如,严控借调借用教师,严禁强制师生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活动,对进校园事务“白名单”进行总量控制……一系列减负措施,充分回应广大教师的迫切期盼,也为基层落实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尊师重教的鲜明导向。
严控外部干预,优化内部治理,强化监督问责。各地要认真落实《通知》要求,确保政策精准直达、有效落地。要推进部门协同,细化工作举措,将教师减负与基层减负统筹推进,避免政策执行“打折扣”“搞变通”。要强化监管力度,畅通反映渠道,对教师反映的负担问题及时核查、反馈和整改,对问题频发、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学校也要把好“入口关”,让教师把更多时间和精力倾注于课堂教学,为他们静心育人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教师松绑,让教育归位。期待广大教师轻装上阵,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职,实现“减负增效”的良性循环。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