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大科研团队开发全球首个FGFR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 为膀胱癌治疗提供全新方案

来源/ 兰州晚报 作者/ 时间/2025-11-13 08:37:53

兰大科研团队开发全球首个FGFR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

为膀胱癌治疗提供全新方案

每日甘肃网11月1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膀胱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有标准治疗方案(如GC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存在毒性大、有效率低(不足50%)等问题,亟需更精准、高效的治疗手段。记者11月12日获悉,兰州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全球首个针对FGFR3蛋白的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并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对膀胱癌的强效抑制作用,尤其对现有化疗方案耐药的肿瘤模型效果显著。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论文形式在亚洲药学杂志《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上发表。

近年研究发现,约28%至40%的膀胱癌细胞过度表达FGFR3蛋白(无论是否存在基因突变),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基于此,该研究团队围绕精准靶向、高效杀伤和克服耐药等核心优势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化疗。

该研究还进行了临床前验证。在机制验证中,药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在溶酶体中释放DXD,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邻近肿瘤细胞。安全性优势方面,小鼠模型中未观察到显著毒副作用,血液学及肝肾功能指标正常。多模型验证显示,在三维类器官、皮下移植瘤及病人来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均证实疗效,尤其在化疗无效或耐药模型中,该药物显示出了令人惊喜的疗效。

论文主要研究者表示,该药物不仅填补了FGFR3靶向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抗体药物偶联物)在膀胱癌领域的空白,更为化疗无效或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药物的后续研究和转化流程正在进行。该项由兰州大学研究人员主导的创新研究为膀胱癌治疗开辟了新路径。随着ADC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研究成果有望成为又一改变临床实践的重磅药物,惠及更多晚期膀胱癌患者。

据悉,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兰州大学,博士生范光锐为第一作者,博士生罗雄飞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王志平教授和兰州大学药学院刘映前教授。

记者 马文艳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