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西走廊“火”到川渝火锅:
临泽辣椒,就是“辣”么厉害
康宁 岳永舜 张朝军 陈虹
当日历翻到秋收的“最后一页”,临泽县鸭暖镇的广袤田野上,1.4万亩辣椒正“搭”着收获季的“末班车”,迎来集中采收期。
连绵的田垄间,火红的辣椒宛如一幅巨型的红色地毯,在天地间绵延铺展,与黄色的土地、绿色的根茎交织出绚烂的色彩。工人们将挂满果实的植株置于特制的拍打机上,随着机器轻震,饱满的辣椒如雨点般脱落,沙沙的采收声与远处寂静的田埂,合奏出一曲丰收乐章。
这番红火的丰收景象,源于临泽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精准的农业产业选择——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充足的光热资源为辣椒种植提供了天然温室;干燥少雨的气候,配合浇灌栽培模式,有利于辣椒生长期的水肥调整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独特的戈壁自然晾晒制干工艺,造就了临泽辣椒干红色素含量高、干物质积累多的独特品质……正是这样环环相扣的自然优势,加上农人的实践智慧,造就了临泽辣椒产量高、品质优、供应期长的特点,使其不仅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宠儿,还被众多食品加工企业和色素厂商列为首选原料,辣椒产业更成为临泽县的又一大优势特色产业。
然而,将自然的馈赠转化为富民强县的产业,并非一蹴而就。临泽辣椒产业的壮大,始于一个精准的抉择。2018年,一颗高辣朝天椒的种子被临泽县博忆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至鸭暖镇试种,播下了该县辣椒产业发展的“第一粒种子”。近年来,该县顺势而为,将辣椒产业作为优化结构、促农增收的有力抓手,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让“临泽辣椒”的知名度与市场份额连年攀升。
政策的东风与市场的认可,催生了当地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眼下,鸭暖镇盛泽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内,一派繁忙景象与田间采收无缝衔接。一台黄色的装载机将刚收购的辣椒投入自动化生产线,经过筛选、“去把”、分拣等工序后,这些辣椒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今年,合作社共落实朝天椒种植面积4000亩,预计可收获辣椒2000多吨。”合作社生产部部长庄嘉鑫介绍,“目前收购刚刚开始,根据交售的农户结算,亩均效益在4500元到6000元之间。
我们一边收一边生产、晾晒,有些订单已陆续发货,主要销往成都、重庆、长沙等地,用于火锅底料、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的制作,预计销售额可达2000多万元。”一番话语生动诠释了辣椒产业为当地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
鸭暖镇的实践是临泽县辣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全县辣椒订单种植面积5.1万亩,种植范围覆盖7个镇,其中鸭暖、平川、沙河等镇区域特色尤为明显。来自四川、贵州、湖南的优质品种在此扎根,产品经初加工后,源源不断地为西南、华中地区的市场注入强劲的“临泽味道”,成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当然,产业发展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面对经营主体分散、品种多样、订单标准不一等产业的“成长烦恼”,该县已规划好前行的路径——立足培优产业,按照“品种统一布局、技术统一指导、质量统一监管、品牌统一打造”的思路,致力于推动辣椒产业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飞跃。
当一辆辆满载辣椒的货车陆续驶离,秋收的大幕缓缓落下,但在这片热土上,由小小辣椒点燃的产业之火正越烧越旺,它不仅映红了广袤的田野,更照亮了临泽乡村产业振兴的广阔前景。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