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永昌:一穗玉米的变身

来源/ 金昌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2 17:48:54

永昌:一穗玉米的变身

记者 柯玉栋

立冬时节,河西走廊的田野一片宁静,位于永昌县六坝镇的粒粒香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却机声隆隆。两条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在自动化设备前忙碌着,经过扒皮整形、清洗漂烫、真空包装、高温杀菌、低温冷却等工序,一穗穗的玉米变成了开袋即食的便捷食品,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这几天来了好几拨外地客商,都在急着洽谈订购合同。”该公司副总经理石仲虎穿梭在车间里,一边查看生产情况一边介绍:“我们鲜食玉米市场零售价每穗4元左右,今年已经销售了300多万穗。”

同样是玉米,普通玉米按斤卖,经过加工的玉米却是按个销售,每个售价在4元左右。玉米“变身”的背后,是永昌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产品增值。

永昌县地处祁连山北麓,属于高海拔冷凉灌区,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让这里种植的玉米颗粒圆润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永昌县不断拓展、延伸玉米产业链,大力发展水果玉米、糯玉米种植面积,引进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让“土鲜货”成为跻身市场的“香饽饽”。

成立于2021年的粒粒香农业科技公司,在短短三年间就发展成为永昌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永昌县内流转土地种植水果玉米、糯玉米533公顷,投入4300万元建成了3万立方米玉米保鲜库、1680平方米无菌食品加工车间,走出了一条“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市场化销售”的发展道路。来自外地的采购商张路正在车间验货。“永昌早晚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鲜食玉米甜糯度较其他地区有较好的优势。上次采购的玉米很受顾客欢迎,这次准备再订10万棒。”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粒粒香农业科技公司也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鲜食玉米,为附近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包装车间,六坝镇星海村3社村民张冬梅手法娴熟地检查着产品。“在这里上班,每个月能挣3000元,年底还有土地流转的分红。”她笑着说,“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比过去强多了。”像张冬梅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公司里还有200多人。据了解,粒粒香农业科技公司联动农户1322户、合作社6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近3万亩,创造就业岗位近300个,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20万元。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永昌的好玉米不再只是初级农产品。”石仲虎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升级,依托研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做好鲜食玉米加工的同时,开展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土壤改良等服务,推动区域农业向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产业活力。

一穗玉米的“变身”,是永昌县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动缩影。从田间种植到精深加工,从单打独斗到产业链协同,永昌玉米不仅香飘全国市场,更串起了一条“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路。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