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兰州苦水玫瑰有“基因身份证”了 产业升级之路有三重“好”

来源/ 兰州晚报 作者/ 时间/2025-11-12 08:37:34

兰州苦水玫瑰有“基因身份证”了

产业升级之路有三重“好”

 每日甘肃网11月12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苦水玫瑰为什么好?永登县如何让苦水玫瑰更好?标准体系能为消费者带来哪些好处?”11月11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兰州苦水玫瑰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5-2030年)》新闻发布会上,兰州市人民政府及永登县相关负责人围绕这三大问题,详解产业发展路径。

  科学解码“为什么好”:“基因身份证”筑牢独特优势

在全国玫瑰品种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苦水玫瑰的“好”不再仅凭感官体验,而是有了硬核科技背书。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过去“香气浓、出油多”的经验之谈,如今正通过基因技术转化为量化数据。目前,兰州已联合西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启动“苦水玫瑰核心种质起源与品质解析”研究,成功破解其基因密码。

科学研究证实,苦水玫瑰是本地野生小叶蔷薇与传统中国红玫瑰自然杂交的“优良后代”,这一结论为其纳入国家药典提供了现代科技支撑。同时,通过基因组解析,明确了香茅醇、橙花醇等核心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范围,从根本上解释了其“香浓、油丰”的独特品质。更重要的是,基因层面的“身份认证”建立了精准的品种鉴定方法,能有效区分真伪,为品牌保护和市场竞争筑牢根基,让苦水玫瑰从“墙内香”走向“全国香”。

 精准施策“怎么更好”:永登三大举措做强产业根基

发布会上,永登县政府负责人介绍,永登县将重点做好三篇文章,推动产业集群崛起。

强基固本做大“农头”。永登县每年列支4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玫瑰种植基地地力提升,计划3年改良土壤6万亩以上;通过发展园地、田埂、庭院、荒山经济,确保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实现亩产400公斤以上、总产量4000万公斤以上;在庄浪河流域主产区,每年推广“新玫1号”5000亩以上,3年建成2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推动品种迭代更新。

创新驱动做强“工尾”。深化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共建苦水玫瑰产业融合发展研究院,每年开发1至2个高性价比拳头产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力争形成年销售收入1亿元企业1家、5000万元企业5家、1000万元企业20家的产业集群;依托“小县大城”建设,在县城西城区和树屏众创城食品产业园打造2个精深加工产业园。

体系推进做优“融合”。以基因测序为支撑,补充更新全周期标准、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图谱,实现品牌重塑;通过“增类、扩面、组团、联动”策略,拓展重要节点城市销售市场,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打造“水墨丹霞—玫香花海—萱帽猪驮”旅游环线,发展“游购娱吃住行”多业态农文旅融合产业,力争年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

  标准护航“消费者得好”:双重保障实现放心消费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针对市场上玫瑰产品质量不一、真伪难辨的问题,由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牵头制定的《地理标志产品苦水玫瑰》(DB62/T5177-2025)甘肃省地方标准已于近期发布,将于2026年3月25日正式实施,届时将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保障。

该标准堪称苦水玫瑰的“品质宣言”与“身份证明”,核心亮点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明确永登县12个乡镇96个行政村的产地保护范围,从源头标注“正宗”标签;二是覆盖选种、育苗、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将干花二氧化硫残留量严格控制在每公斤50毫克以下,远严于行业常规要求;三是首次设定特征成分“指纹图谱”,通过香茅醇、橙花醇等核心指标量化品质,科学区分品种;四是严格限定砷、铅等污染物及农药残留标准,构建全流程质量安全防火墙。

记者 陈梦圆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