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藏金 良田为基
——安定区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于倩 通讯员 杨洁
初冬时节,定西市安定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来到团结镇2025年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施工现场,施工者正驾驶着推土机来回穿梭,马力十足,原本零星分散的坡地正被逐步推平、规整。
“我们采取‘分区作业,流水施工’的方式,全力保障工程进度。目前,田块整治工程已全面铺开,累计完成土地平整约3600亩。”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张芝娟说。
记者了解到,定西市安定区2025年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涉及团结镇、李家堡镇两个乡镇11个村6.06万亩农田。项目自10月14日启动以来,累计投入近160台(套)大型机械和200多名施工人员,各项工程在严格的质量监管下正稳步推进。
“项目建设主要突出田块整治、节水灌溉、道路通畅、农田配电、土壤改良五大工程,着重实现皮条田变大块田、无路田变农机田、坡梯田变水平田、旱塬田变水浇田、低产田变高产田五大成效。”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干部陈斌说。
同样忙碌的还有新集乡丰旺村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施工现场,工人们正铆足干劲,加紧施工。今年,为解决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新集乡启动实施了覆盖景坪村、张家坪村、大南岔村、石湾村、丰旺村、进马村等6个行政村的大规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充分利用农闲时节,集中力量将碎小坡耕地改造为整齐的宽幅水平梯田,着力打造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同时,配套推进田间道路砂化工程,有效连接田块与道路,显著改善了农业机械的通行和作业条件,为提升土地规模化利用水平和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村里的土地项目涉及我家的耕地有49亩多,以后种地就方便多了,劳动强度也没那么高了。”丰旺村村民颉海望着即将成型的新梯田,满怀期待地规划着来年的生产,“明年我打算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并且种经济效益更好的药材,加把油努把力,日子越过越幸福。”
据安定区水土保持站副站长李军介绍,该综合治理工程自今年9月正式动工,预计于11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便于机械化耕种和规模化经营,梯田的保土蓄水功能也将直接助力土地的增产增效,提高农户种植收益。”李军表示。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保护利用,是推进粮食安全生产的最大“底气”,推动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直接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自2019年以来,安定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4.5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55万亩,其中高标准梯田34.5万亩、引水上山15.8万亩、高效节水4.7万亩。
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席小军告诉记者:“安定区将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在建项目建成一亩、见效一亩。同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数字技术等深度融合,配套建设智控监测系统,打造更高水平的‘智慧良田’。”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