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药香漫梯田 武都区安化镇“黄金根”挖出致富路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焦小菊 李剑超 时间/2025-11-11 09:46:23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焦小菊 李剑超

立冬时节,陇南武都区的层层梯田与山野间,弥漫着淡淡的药香,道地药材武都红芪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农户们忙着采挖、分拣,一根根色泽红润、条粗味甘的“黄金根”,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强劲引擎。

武都红芪因根皮棕红而得名,是红芪中的上品。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武都区成为红芪的最佳适生区,素有“千年药乡”和“红芪之乡”的美誉,出产的红芪以“条粗、粉足、味甘”的优良品质享誉中药材市场,销路广阔。

陇南市武都区珂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二强说:“武都米仓红芪,种植时间悠久,属于道地产区,我们合作社种植米仓红芪已达1000余亩,产值达到750余万元。近几年红芪价格稳定,销售市场乐观,让我们种植户对种植红芪的前景十分有信心。下一步,合作社将申请GAP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扩大种植面积,通过与药厂开展定向合作,确保销售渠道,打响我们米仓红芪的知名度。”

近年来,安化镇紧扣区委“3+6”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总结出“321”产业发展实践经验,走出一条具有安化特色的产业富民之路。

“我镇培育专业化种植户,搭建‘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另外,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入股、吸纳就业、盘活资源,争取产业奖补资金等方式赋能产业发展;推行‘农旅融合+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开发红芪药膳、拓展电商直播渠道,让群众多元增收。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品牌影响力,让‘米仓红芪’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安化镇党委委员陈海杰说,武都区将继续聚焦红芪特色优势资源,在标准化种植、品牌化建设和市场化运营上精准发力,让武都红芪品牌更响亮、农民“钱袋子”更鼓,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据了解,2025年武都区中药材面积达25.06万亩,产量7.1万吨,全产业链产值27.8亿元。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