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玉门:聚焦特色谋发展 联农带农促增收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马潇 唐伟科 时间/2025-11-11 09:46:14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马潇 唐伟科

近年来,玉门市紧盯“促农增收”中心任务,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以“抓产业、育龙头、兴业态、提效能”为着力点,切实把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玉门市下西号镇产业基地。

做强产业“增后劲”

按照“一镇一品”发展思路,玉门市下西号镇锚定枸杞主导产业不动摇,推动枸杞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建成万亩有机枸杞种植基地,枸杞面积稳定在4万亩以上,全镇枸杞从业人数达3000人以上,农户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0%。2025年重点实施锁鲜枸杞加工、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建设、黑枸杞水加工等3个项目,带动更多的农户自愿以土地、资金入股新型经营主体,实现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做大龙头“强引擎”

围绕枸杞全产业链发展,玉门市下西号镇探索联农带农新机制,按照“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表青惠农、合杞盛、正元堂等企业为主体,通过资产、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参与分红,企业提供订单、技术,村集体组织生产,农户参与分成。扶持表青公司新建锁鲜枸杞加工生产线1条,年加工锁鲜枸杞500余吨,带动鲜果收购量增加2000吨以上,惠及周边800余户种植户,户均增收1.2万元。目前,表青公司累计建成枸杞干果、原浆、饮料、文创雪糕等生产线9条,年可加工枸杞干果6000吨、枸杞原浆3000吨,实现产值1.8亿元以上,每年为6个村分红120万元以上。

做好延链“兴业态”

玉门市下西号镇立足“聚而优、小而精”发展模式,引进社会资本,2025年注入衔接资金21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8亿元,实施锁鲜枸杞加工、寒旱循环农业、有机智慧牧场等项目。现代寒旱生态循环农业园探索“蜜瓜+西兰花”双产轮作模式,单位面积产值较传统提升5-8倍,带动3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增收2.8万元,村集体年可分红20万元以上。有机智慧牧场项目采取返还收益金、提供就业岗位、成本价托养等方式,实现多方共赢,预计年产鲜奶8.6万吨,产值达2.8亿元,可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

做细服务“提效能”

探索“1+3+N”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玉门市下西号镇成立鹏诚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建成集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等五位一体的“智慧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争取衔接资金50万元,各村配套60万元,购置农机具入股企业,给予村集体固定分红,并根据村集体签约服务面积,按照5元/亩给予村集体二次分红。此外,联合市供销联社开展“绿色农资”保障;对接市农技中心开展玉米水肥一体化系列实验,指导农户科学种田;镇上成立固定管护队伍,对高标准农田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检修,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预计全镇完成社会化服务2.5万亩,惠及农户1600余户,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与农民持续增收。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