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冯之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切实将安全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充分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良性互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有效维护人民安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力量源泉。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人民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其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迸发,向心力才能得以持续强化,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凝聚磅礴力量。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权利和自由,平等有序开展经济社会活动。要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走深走实,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合理安全诉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甘肃。
有效维护政治安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中行稳致远。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找准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有效提升防范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要紧扣维护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这个核心,坚决消除一切影响政治安全的隐患,有效防止各类矛盾交织传导、各类风险叠加共振,坚决守住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在复杂国际环境中保持定力、稳住大局。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切实有效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全社会凝聚起同向发力、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有效维护经济安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只有经济安全根基牢固,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立足长效、依法治理,系统建设、过程管控,统筹推动、综合施策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逐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监管、行业自律、单位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安全发展多元治理格局。要保障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确保经济循环畅通,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支撑能力。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