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式”“链条式”“管家式”服务破解营商环境堵点难点
张掖以精准服务激活发展动能
记者 陈 海
“张税速办”“易优张掖”“园区法庭”等一批服务品牌打响做亮;
近5个月信用城市监测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保持在前5;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9%,排名全省第2;
《营商码闭环机制助企服务更高效》《“站”稳脚跟 借“点”发力 全力打造服务企业护航矩阵》《云上踏勘解决方案——构建全领域数字化政务服务新生态》3个案例入选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解决方案”名单;
……
今年以来,我市以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创新推出保姆式、链条式、管家式三大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张掖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呈现“指标提速与改革创新交相发力、整体进位与多点突破全域优化”的积极态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保姆式服务:全流程护航破解“办事难”
我市坚持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着力破解当前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难点”,以贴心、用心、真心的“保姆式”服务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全市重点项目专员工作制度》,在各园区推行“项目管家”专班服务模式,6个园区组建项目专班或服务团113个,跟踪协调为164个重点项目解决困难问题296个。商事审批推出“证前指导”与“电话转接”绿色通道;项目审批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项目审批承诺时限压缩比92.89%,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平均审批时间压缩至14.97个工作日;建立“两专三减六个一”环评机制,环评审批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至目前,全市续建、新建招商引资项目573项,同比增长23.37%;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1.26万户,同比增长3.3%。
多渠道延伸政务服务链条,在大型商圈开业前期、旅游旺季的闹市街区设置“政务服务岗”“人才夜市”,为商户提供“一站式”业务咨询指导、材料收集预审、全程帮办代办等便捷服务。积极推行“社银合作”新模式,设立136个“社银一体化”网点,将23项社保事项迁至银行办理,52项惠民惠农补贴实现社保卡“一卡领取”。特殊群体全方位保障。构建“社区网格员+政务服务代办员”服务模式,组建专业化、“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队伍,通过延时办、陪同办、代理办、上门办,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帮办代办服务。甘州区法院设立“银发工作室”,返聘4名退休法官开展执前督促履行工作,累计促成42件涉企案件执前办结。
链条式服务:全领域协同打通“中梗阻”
从线上“扫码即办”到线下“驻点服务”,从常态落实“包抓联”“六必访”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到在重点产业领域构建“高端智库——领军人才——本土专才”人才服务体系,我市紧盯企业发展全流程,以链条式服务为产业发展全领域赋能。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政策性资金申报辅导及谋划储备调度机制,助推张掖火电2×1000兆瓦燃煤机组扩建、临泽易事特年产2GWh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二期)等一大批产业链关键项目落地。针对产业链短板,对接企业及商协会240家,招商洽谈项目656项、签订合作协议166项。推进园区“七通一平一绿”建设,实施“一张蓝图把控+区域评估”“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全年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14.05万亩,品牌价值192.38亿元,现代种业及畜牧产品精深加工集群获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2%;累计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89户,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02户;建成并网风光电项目669.9万千瓦、分布式光伏18.59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80.8%;建成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22家,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1.54%、17.4%。
政务服务全链条集成。上线运行35项重点“一件事”,办理时间累计由1189个工作日压缩至425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168次压缩至最多14次。拓展“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事项837项,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9%以上。233项纳税业务“非接触式”办理、网办率超97.5%。打造“易优张掖”公共资源交易品牌,开标至中标公示压至90小时内,电子保函费率2‰,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超5000万元。
人才服务全链条保障。在重点产业领域构建“高端智库——领军人才——本土专才”人才服务体系,设立“产才融合服务专区”,组建6个产业专家智库,聘用高端专家100余名,指导出台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方案、计划71个;引进重点产业高层次急需人才1400多名,签约落地项目205个,帮带培养产业技术骨干1万多名,培育实用型技能人才3.9万人次。
融资服务全链条贯通。依托“甘肃信易贷”设“信用+GEP”融资专区,截至9月底,69个绿色项目获授信337.48亿元,35个项目获贷15.93亿元,绿色贷款余额186.87亿元,增速高于贷款平均4.74个百分点;落地全省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水权贷”,为35户养殖户发放“乡村振兴畜禽贷”等特色贷款1.32亿元。
管家式服务:全维度精准对接“定制化”
政策服务精准滴灌。线上依托“张企服”为企服务平台谋划上线政策全量汇集、免申即享、智能匹配的“政策超市”,公众号推送政策快讯及各类政策解读27期,开展政策“云宣讲”活动100多期;线下举办行业领域政策培训会341场次。甘州区编制《营商环境惠企政策蓝皮书》做法在全省推广。
“预见式”服务精准解难。推行“一卡两员三平台+多点”为企解忧机制,依托“营商加速度·我们在现场”、满意度提升等专项行动,发放2万余册“监督联系卡”打通企业与社会监督员的直达通道;选聘331名社会监督员,在每个行政部门单位配备1至2名专职营商环境服务专员,建立企业诉求“123”督办机制,累计办理涉企问题线索676件,办结率100%。设立覆盖各行业领域288个营商环境监测点,动态收集、转办反馈意见建议50条。
风险防控精准护航。建立“局领导包联+所长主抓+警长驻点”三级责任体系,为8个工业园区、134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配备专属警长。设立全国首家专业化“种子法庭”,涉种纠纷化解周期缩短28天,调撤率提升9.2%,涉种纠纷同比减少31.11%。设立“园区法庭”、巡回办案点或法官工作室,园区内企业涉诉案件一审平均审理天数从58.68天降至22天,执行到位率提升至75.94%。全面推广“陇上e企查”平台,将60项单一执法事项整合为25项联合执法事项,在玉米制种领域试点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入企检查同比减少4.96万次。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