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云端”——
西峰区农特产品“飞”入千家万户
庆阳融媒记者 盘小美
“这是咱们自家果园产的苹果,甜脆多汁,果型也好,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下单,我们从种植基地直发……”日前,在西峰区董志镇崔沟村的果园里,种植户秦园元正对着手机屏幕售卖苹果。“今年我们的苹果网上销量很好,7万斤早熟苹果不到20天就卖完了,今天就要发出300多单呢。”秦园元话语间难掩喜悦。
如今的景象,三年前的秦园元不敢想象。她家经营果园已有14年,以前全靠客商上门收购,卖不上好价钱。抱着让自家苹果“走出去”的想法,2023年10月,秦园元注册了抖音账号,开启了直播带货。“起初,只有60多个粉丝,每天只卖几件到十几件,坚持了一个多月,销量终于突破百单,粉丝量稳步增长。2023年我家的12万斤晚熟苹果全部通过网上销售,收入70多万元。”秦园元坦言,“直播让我家的苹果卖上了好价钱,也让我看到电商的优势。除了销售自家苹果,我还帮周边种植户直播带货,让大家都能享受到电商直播带来的好处。”
秦园元的成功不是个例。在西峰区供销社电商中心展厅,货架上苹果、白瓜子、杏脯等农产品琳琅满目,运营总监阎发成忙着整理商品、处理网络订单。
2024年8月,西峰区供销社与企业合作成立电商中心。该中心不仅入驻京东电商平台,还开设抖音、快手等平台账号。同时,吸纳主播入驻,通过发布短视频、开展直播带货,搭建起产销对接桥梁,为当地农产品拓宽销路。“我们已与当地多家农产品企业签订供货合同,货源稳定且品类丰富,涵盖100多种特色农产品。从目前订单情况来看,销量十分可观。”阎发成说,“电商中心自今年3月全面运营以来,已签约主播20余名,累计实现销售总额620万元。”
与此同时,电商中心与邮政等多家快递公司建立合作,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配送速度。“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云仓,逐步形成‘基地+仓储+孵化’一体化供应链体系。”阎发成说。
“养在深闺”的农特产品“飞”往全国各地,离不开政府的精准发力。“十四五”以来,西峰区持续探索“电商+”融合模式,逐步构建“企业为主、政府帮扶、市场运作”的运营机制,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实施西峰区电商同城配送平台运营项目,同步推进4个乡镇商贸中心升级改造,建设快递物流仓储中心,进一步完善区域内交通物流与仓储配送体系,为电商产业发展筑牢硬件基础。在农村电商领域,西峰区积极打造标准化网络直播间、农特产品展示间,开展“新农人”电商技能专项培训,培育本土助农主播团队,鼓励农村电商从业者积极参与直播带货,推动电商直播与地方农特产品深度融合。
西峰区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全区累计完成电商交易额74.78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电商交易额达14.38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18亿元。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