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主导”到“智能作业”
天水低空经济激活乡村产业新图景
每日甘肃网11月7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天水融媒记者王琴】近年来,天水市农业农村系统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契机,围绕“低空经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系统推进无人机在农产品吊运、飞防植保、养殖监管与农情监测等多元场景的深度应用,构建“政策引导、主体协同、科技驱动”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推动果园管理从“人力主导”向“智能作业”转型,实现果品作业效率、质量与物流能力全面提升。
强化政策支持,拓展低空应用新场景。精准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支持大疆T-60、T-100等高端无人机装备,累计为67户农户兑付补贴138万元。在稳定主粮作物飞防覆盖基础上,加快向果树、蔬菜等特色产业延伸,打造低空农业示范场景。依托区域农机中心培育计划,构建“县中心—乡合作社—村服务点”三级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无人机服务能力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人才培育新体系。依托市县“农机手骨干技能提升”专题班,联合骨干企业开设无人机低空经济专题课程,构建“综合素养+专业技能+实战能力”三大教学模块,推动“课堂—田间”无缝衔接。通过竞赛活动、创业设计、田间比拼等形式,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形成“培育—推广—提升”良性循环。市县已举办专题培训3期,培养专业人才200人次。
聚焦应用实效,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在持续阴雨天气给苹果采收带来严峻挑战的关键节点,充分发挥无人机高效、精准、智能优势,实现从果树到集散点“直线吊运”,大幅降低果品损伤,保障品质与收益。目前,全市28家市场主体投入无人机55架,覆盖21万亩果园,日均吊运苹果8至10吨,亩均节本约300元,采收进度同比加快5天以上,富士苹果采收完成率快速提升至45%,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低空经济正成为护航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引擎。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