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生态治理绘新卷 乡村振兴谱华章——礼县谷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纪实

来源/ 陇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06 18:15:05

生态治理绘新卷 乡村振兴谱华章

——礼县谷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纪实

图为谷峪河生态栈道景观。陇南日报记者 薛小平 摄

陇南日报记者 薛小平

“以前河道杂草丛生,雨天泥沙淤积,现在河水清了、两岸绿了,周末来散步打卡的人络绎不绝。”站在礼县石桥镇谷峪河生态栈道上,该镇鲁班村村民王大爷望着潺潺流水,脸上满是欣慰。历经两年精心打造,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礼县谷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正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的崭新面貌,在礼县大地书写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整合发力 绘就生态治理蓝图

谷峪河小流域横跨礼县石桥镇、罗坝镇4个行政村,曾因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与村民生产生活。为系统性破解这一难题,礼县整合2024年谷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25年石家沟项目区提质增效、2025年贺家磨水土保持补偿费资金三大项目,投入国家资金2250万元,瞄准54平方公里治理面积精准发力。

从生态保护区的封禁保育到综合治理区的景观提升,从河道护岸的多元修建到人居环境的精细改造,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制定“分区施策、标本兼治”方案。如今漫步流域沿线,谷峪沟2857.45公顷封禁保护区草木繁茂、生机盎然,38座滚水坝拦沙蓄水、稳岸固坡,3050余米生态护岸蜿蜒舒展、守护安澜,2公里行道树形成绿色长廊,昔日的水土流失隐患点,已脱变为步步皆景的生态廊道。

 多点突破 治理工程提速见效

“目前项目已全面完工。”项目负责人介绍,截至当前,三大项目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4平方公里。在石家沟项目区,工人已铺设生态格宾笼护岸2692.7米,31座滚水坝建设同步推进,8743.36立方米河道清淤让水流更通畅;贺家磨项目区的基础浇筑全部完成,1045米生态格宾笼护岸率先亮相,9.5公顷封禁区域通过石碑、界桩筑牢保护屏障。

治理过程中,项目兼顾生态性与实用性,创新采用生态格宾笼、堆石混凝土固结驳岸等多种环保工艺,既筑牢河道安全防线,又为水生生物预留充足生存空间。同时,同步推进景观标识建筑、村庄绿化、道路美化等配套工程,让生态治理与乡村风貌提升同频共振,实现“治一处水土、兴一方生态、美一片乡村”。

 生态赋能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生态蝶变带来发展新机。如今的谷峪河小流域,“河水潺潺、碧波荡漾、水草丰茂、栈道蜿蜒”的美景吸引着县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热门“打卡地”和礼县城的靓丽“后花园”。依托优良生态资源,石桥镇打造生态旅游专线,建成写生基地,年接纳写生学生1万余人次,带动50余名村民就业,年创收约60万元;沿线农家乐、农产品直销点蓬勃兴起,特色农产品借生态东风走出大山,让村民在家门口稳稳吃上“生态饭”。

作为礼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标杆工程,谷峪河项目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更实现了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这幅以匠心绘就的生态画卷,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礼县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