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韩院乡:“小平台”撬动“大治理”
陇南日报通讯员 刘治学 王晓勇
今年以来,宕昌县韩院乡坚持以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为抓手,通过建机制、畅渠道、优服务、化矛盾,深化基层治理创新,让群众的话有处说,让群众的事有人办,将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在一线,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组织基础。以党支部为核心,有效聚合派出所、司法所、乡贤等各方力量,组建14支民事直说委员会,吸纳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老党员、乡贤、网格员等200多人参与,明确议事规则,构建“支部引领、多元参与”治理体系。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网格为单元,细化治理责任,依托乡村党群活动中心设置“民事直说室”,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架构,为“民事直说”工作落地见效提供坚实保障。
拓宽群众说事议事路径,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渠道。线上,以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服务平台、微信群为载体,广泛收集民情;线下,以“群众说事室”“党群活动日”为阵地,每月定期召开说事会、“院坝会”“板凳会”,由村党支部牵头,整合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群众代表等多方力量,对群众提出的事项分类梳理、精准交办、限时化解,形成“说、议、办、督、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今年以来,全乡累计接收群众说事192件,其中线上说事164件、线下说事28件,实现民情民意“即时收集、快速响应”。康家沟群众向村委建议修建产业路,方便日常生产生活。收到建议后,村“两委”即时将群众诉求汇报乡党委、政府,采取乡村联办方式,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乡村两级协商解决相关事宜,目前相关产业路已在建设中。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服务重心下沉治理一线。对群众反映的饮水安全、住房保障、出行便利等民生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举措,紧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用心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有效打通社情民意“上传下达”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韩院村部分群众通过民事直说平台反映饮用水管老化、破损,导致供水不正常等问题,村“两委”及时组织人员实地查看,并与群众共商共议,最终通过村党支部牵头、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方式,迅速完成了水源管道维修,更换100余米堵塞水管,清理蓄水池,有效解决了村民用水不便的困扰。
整合多方力量,构建“多元联动、就地化解”矛盾调解格局。针对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问题,由村两委牵头,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组建调解专班,以情理疏导、依法依规推动矛盾化解。截至9月底,全乡共化解矛盾纠纷34件,办结率达100%,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下一步,韩院乡将推动民事直说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实现社情民意在“说事”中掌握,便民服务在“说事”中开展,基层治理在“说事”中加强,矛盾纠纷在“说事”中化解,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治理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