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老IP续命,新IP破局!2025年第三季短剧、综艺释放给行业的三重信号

来源/ 传媒圈 作者/ 时间/2025-10-22 09:00:03

传媒圈联合欢网大数据推出的IP直通车如约而至,Q3季度的剧综IP热度榜又给了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生万物》位列剧集IP榜单榜首,揽获11299热度值。该剧在播出期间CCTV-8单集最高收视率5.1%,平均收视3.9%,将央视八套收视推向新高,台网两端均实现“破4”,成为了年度剧集黑马。

对比Q2季度,榜单结构出现了三点显性变化:涉案剧成绩亮眼,有四部进入热度榜单,且全部位居前十;综艺IP热度榜TOP20中虽几乎全是综N代的身影,但唯一一部新综艺《地球超新鲜》霸榜榜首;待播剧榜单中男频古装增多,且热度值攀升。

三重变化叠加,暗示了平台与行业创作者在“求稳”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突破裂缝。创作上更大胆、类型上更垂直、宣传上更落地,是本季度剧综拔得头筹的方法论。

01

剧集IP类型收窄

叙事“去样板化”

Q3季度剧集IP热度值较前两季度更胜一筹,有6部热度过万,而Q2季度仅有3部。是什么让这些剧集脱颖而出?其实从类型上来看,还是都市、古装、涉案老三样,但同类型的叙事半径在不断扩大。

三季度剧集IP热度榜TOP20

undefined

传统的线性叙事策略被打破,多线并行以及非线性叙事成为了主流。

进入剧集IP热度榜TOP20的剧集中,有三部都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比如《扫毒风暴》把1990-2000年缉毒时间线切成三段,警察、毒枭、技术师三方视角循环推进,观众需要自行拼合线索,重“破案体验”而非“破案结果”。年代剧《归队》也用正叙与倒叙交错的方式拼出14年抗联群像,闪回几乎占据了近四成。古装剧同样打破传统叙事模式,《子夜归》采用了“日夜双向并行”的模式,分为“白日人间”与“子夜妖市”两个时间层,男女主昼夜交替查案,支撑剧情的错位与反转。涉案剧TOP10中,《不眠日》引入“五限流”叙事模式,让高概念、超能力赋能刑侦剧。

“限制性视角”也逐渐取代全知视角,“剧本杀”式的叙事也流行了起来。比如以往的“穿书剧”都是上帝视角的,主人公穿越到小说里相当于开了金手指,但武侠剧《赴山海》则让少年写手穿越进自己烂尾小说,必须“修补剧情”才能活命,戏中戏视角既解构传统武侠,也为喜剧包袱和悬疑反转提供逻辑支点,该剧在播期间一直占据腾讯视频传奇剧榜TOP1。《赴山海》的成功已为同类型剧集创造了可以复制的方法论。

说回位列热度榜首的《生万物》,作为一部传统年代剧,该剧的成功主要在于性别视角的互换或互补,为旧类型提供了新共情。杨幂、欧豪主演的《生万物》将鲁南土改从“打土豪、分田地”的宏大叙事中拆解出来,聚焦在了宁绣绣、宁苏苏和银子三位女性的身上,观众在观剧后讨论的是女性的婚姻选择问题,这样的话题才能更引发“她”共鸣。同档播出的《灼灼韶华》则把视角对准民国药材行女东家,以“她力量”+非遗商战双线并行,再次验证女频年代剧只要切入角度新颖,依旧能稳居热度高位。

剧集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观众,不能仅从 “类型+” 上寻找突破口,还是要回归到内容本身。当前部分 “短剧化” 作品虽凭借紧凑节奏和 “无脑爽” 剧情快速吸引流量,但这类模式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观众在短暂新鲜感后,很快会因剧情同质化、逻辑薄弱产生审美疲劳。相比之下,真正能形成长效影响力、沉淀口碑的作品,仍需在拆解传统叙事框架上下功夫,通过创新内容表达、打磨故事内核实现突破。

02

新综艺“单点爆破”

综N代热度疲软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Q3IP直通车的综艺榜单中,位居榜首的《地球超新鲜》是腾讯视频推出的一档全新综艺节目,而其余上榜综艺皆是综N代作品。在综N代占据市场主导的格局下,新综艺仍能凭借创新的节目模式和贴近观众需求的内容设计,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这为综艺市场释放了一个积极的有利信号。

三季度综艺IP热度榜TOP20

undefined

回顾Q3季度的综艺成绩,《奔跑吧第十三季》和《王牌对王牌第九季》虽然位列排行榜的第二、第三,但实际缺乏突破性表现,未能将热度推至新高。《王牌对王牌第九季》上线后还遭遇口碑滑铁卢。这说明,观众对“老游戏+新流量”的配方已产生耐药性,加之同档期出现更多“低成本、强剧本”的新形态综艺,老牌综N代若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游戏机制”或“叙事节奏”的迭代,其热度滑落将是持续性而非周期性。

然而,也有一些综N代收获了较高的口碑和观众缘。

《喜剧之王单口季2》没有刻意制造男女对立和矛盾冲突,而是通过对自我的解构和自嘲为观众提供了“情绪镜像”,在撕碎原生家庭痛苦的同时完成自我的二次疗愈。《喜人奇妙夜2》也通过优化赛制和内容设计,在延续第一季高水平制作的同时,更在内容创新和社会话题挖掘上有所突破,成为Q3季度综艺市场的一匹黑马。《花少7》没有走前几季制造矛盾、吵架、上热搜的老路,而是以和谐、治愈的氛围感染着观众,从而证明真实、温暖的滤镜更适合真人秀节目。

综N代难免热度疲软,综艺市场亟需新IP续航,在这样的需求下,《地球超新鲜》《姐姐当家》《一饭封神》等新综艺应运而生,且迅速抓住市场受众。根据欢网大数据,2025年Q3开播综艺数量同比上升,其中新综艺占比过半,3档新综艺进入大屏点播日榜TOP3。

新综艺破局主要在于真实感和松弛感,节目机制简单,“半熟人局”嘉宾避免了破冰尴尬,也防止大型抱团,探讨话题落地真实,嘉宾切入点在于普通人视角,而并非高高在上的明星。

比如《地球超新鲜》的嘉宾选择就使该综艺赢在了起跑线上,每位嘉宾至少带一位熟人上场,人际张力恰到好处,李乃文和王玉雯互怼也贡献了不少笑料和话题,被称为具有“活人感”的综艺节目。虽然这个节目在类型上也属于旅行类综艺,但规避了明星“真空化”旅行的虚假,而是放大了明星异国旅行的真实窘境,比如语言不通、经费有限、需要自己刷碗做饭等。

另外,《姐姐当家》填补了“中女群像”空白,聚焦谢娜、董璇、王琳等40+女艺人,以纪实性手法“窥视”姐姐生活,探讨原生家庭、空巢姐姐、再婚重组家庭等落地话题,以真实生活+自我表达替代了洒狗血的观察类综艺。

《一饭封神》作为一部厨艺比拼的综艺,并没有延续竞技综艺的老套路,而是通过真实记录16位“大厨”与84位“小厨”的入行故事及对菜品的理解和创作理念,放大主厨们的心路历程。

优酷继续深耕小众赛道,新综《风驰赛车手》真正通过热血、爽感与情感感染观众,不仅把握住了热爱竞技类节目的观众,而且还开创了直播+电商的综艺新模式,成功领跑“潮流赛道”。

虽然许多新综由于没有粉丝基础,没有积累热度而未在Q3上榜,但这些综艺已经以全新的视角和创新的模式逐渐吸引受众眼光,相信在未来会持续获得观众的青睐。

03

平台“押注位移”

女频守城、男频回血

如果把Q3季度剧集热度榜和待播剧期待峰值榜TOP20这两个榜单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一条“性别分水岭”正悄悄横亘在观众视线里。

待播剧榜单中有7部剧集都来自于男频IP,而剧集IP热度榜TOP20中仅有3部男频剧,《赴山海》《凡人修仙传》皆属于男频仙侠剧。而都市剧TOP10中以现代言情IP为主,大部分都是体现“她”力量的女频剧,位于涉案剧TOP10榜首的《利剑玫瑰》也是迪丽热巴主演的大女主剧。由此可见,Q3季度热播剧仍以女频为主,坚守着“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的剧集创作理念,但待播剧中已能显现出平台的创作转向。

三季度待播剧期待榜TOP20

undefined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2024年“她经济”被过度开采,古装女频会员拉新效率已下滑20%,同一套“大女主+恋爱权谋”模型边际效益递减,财报里“审美疲劳”成了可量化的净利缺口。于是从Q3开始,各平台集体把“男频古装”提前锁进2026年Q1排播表中。比如《长安二十四计》改编自纵横中文网男频同名小说,以高浓度的权谋复仇博人眼球,被优酷定为S+级的项目。

无独有偶,爱奇艺的古装玄幻剧《天地剑心》根据庹小新漫画《狐妖小红娘》改编,但更名为《天地剑心》后弱化“狐妖”IP标签,主打“以剑证道”的大男主成长线。腾讯视频的《枭起青壤》是一部悬疑爱情剧,以往这样的剧集都会以女性视角切入,探讨女性婚姻困境之类的话题,但这部剧中的男主视角却占了六成以上。

可见,“她经济”进入调整期,平台逐渐意识到,男频原著自带游戏、动漫、有声书的多维用户池更能为平台带来高效收益,更能填补女频疲软留下的会员缺口。更关键的是,男频观众对“特效密度”“世界观体量”的付费阈值更高,平台可在超级点播、衍生品联名、国风游戏联动上二次变现,把单用户收益做厚。

但男频回血也并不意味着女频缺失,《月鳞绮纪》《梦花廷》等女频剧仍然占比很高,也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不过平台在主动进行“押注位移”和“平摊风险”,不会全部押宝在女频剧上,剧集市场不再是“她”独占,而将上演“男频回血”与“女频守城”的正面对撞。

回望Q3的榜单,文娱行业大概可以短暂地松一口气:即便旧类型失灵、综N代生命力不足、女频模型触及天花板,新的叙事结构、新的综艺玩法与新的性别赛道仍能第一时间补位,并迅速把热度、收视与会员拉新拉回安全线。

同时,这份成绩单也预示着未来剧综在选题与内容创作上的发展方向。在剧集领域,非线性叙事与限制性视角或将成为常态,创作者将更加注重从内容本身寻求突破,而非依赖“类型+”的简单组合。在综艺市场,新IP的崛起将促使老牌综N代加速迭代,以真实感和松弛感吸引观众。而在性别赛道上,平台的“押注位移”将使男频与女频形成互补,共同推动市场发展。总之,文娱行业将在不断拆解旧模板、探索新模型的过程中,持续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观众的需求。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