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华池县 小菌菇释放致富大蘑力

来源/ 陇东报 作者/ 时间/2025-10-17 10:03:28

华池县 小菌菇释放致富大蘑力

滑子菇长势喜人。 庆阳融媒记者 封康康 摄

 每日甘肃网10月17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庆阳融媒记者 封康康 通讯员 雷彩利)秋日清晨,笼罩在山头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位于华池县山庄乡的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园的大棚里已经热闹了起来。菌架上,整齐排列的菌棒间缀满了浅褐色的滑子菇,饱满圆润的菌盖裹着一层温润的黏液,在晨光下泛着微光。采摘工人轻手轻脚地捏住菌柄基部,稍加旋转,新鲜的滑子菇便稳稳落入篮中。不一会儿,几大筐鲜嫩的滑子菇就整齐码放在一旁,等待分拣、外销。

“由于它们摸起来滑溜溜的,所以叫滑子菇。它表面这层黏液可不一般,营养价值特别丰富,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其他常见菌类,特别有营养价值。”华池县闽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自生说。

长期以来,山庄乡食用菌种植以反季节香菇为核心,每到秋季香菇采收结束后,部分大棚会因季节适配问题进入闲置期,土地、大棚设施等资源利用率始终存在“短板”。而滑子菇喜凉怕热的生长特性,恰好与秋季大棚闲置时段完美契合。这一“时间差”,成为山庄乡食用菌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口。今年,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园精准把握这一关键,正式引入滑子菇规模化种植项目,还专门投入专项资金升级大棚温控、通风系统,为滑子菇打造稳定适宜的生长环境,让闲置资源变身“增收宝地”。

李自生介绍,今年津华绿源食用菌产业园一共投种了30万棒滑子菇,目前市场对滑子菇需求旺盛,附加值也高。“滑子菇单棒产量能达到2.5斤左右,现在每天采收量稳定在5吨至6吨。新鲜滑子菇主要销往成都、福建等南方城市,很受当地市场欢迎。而烘干后的滑子菇产品则主要销往台湾地区,目前,烘干品一斤能卖到45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李自生说。

作为华池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山庄乡始终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带动农户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来抓。依托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质水源,山庄乡先后引进反季节香菇、平菇等多个品种,建成标准化种植大棚243座,逐步构建起从菌棒培育、种植管理到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小菌菇”成为“大产业”。

山庄乡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快速发展。目前,全乡有食用菌出菇大棚243座,年生产食用菌4800吨,产值突破8000万元,每年能带动周边600多人来园区务工,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我们将继续发挥食用菌产业优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食用菌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山庄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张文昊说。

近年来,华池县立足县域资源优势,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拓展“一园三片区”建设规模,全力推进“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百亿级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工作。如今,华池县的食用菌产业版图已从东部乡镇向中西部乡镇延伸,成功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基地2个、菌光互补香菇数智化产业园1个,培育食用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家。今年以来,全县已生产食用菌菌棒6100万棒,食用菌总产量达1.2万吨,实现产值2.1亿元,“小菌菇”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伞”。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