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紫金云大数据中心:以“电算融合”点燃数智能源革命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16 20:57:00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明娟

在甘肃金昌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内,一座造型简洁的大型数据中心静静矗立。银白色的机房外墙在阳光下闪着光,一排排服务器正悄无声息地处理着海量数据。这里是甘肃紫金云大数据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紫金云公司”),不仅承载着“东数西算”的国家战略使命,更在酝酿一场能源与算力深度融合的产业变革。

10月15日,“国企改革攻坚 绿色引擎赋能”——主流媒体赴甘肃电投专题采访组走进这座占地广阔的数字基地,探访其在能源数智化转型方面的最新进展。

重金布局 夯实数字底座

走进紫金云大数据中心的集控大厅,记者看到整墙的LED显示屏上,各类数据和图形图表实时跳动,技术人员正在监控着10个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

“紫金云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是甘肃电投集团旗下专注于数据信息产业的核心企业。公司总投资约50亿元,分三期建设,规划建设数据中心24栋,形成5万个机柜的服务能力。”紫金云公司计划经营部经理王财栋介绍,目前一期项目已分两个阶段建成,总投资10.5亿元,具备5000个机架的服务能力。

资金投入不仅集中在硬件设施,还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经费占比达8.6%,重点投向AI算法、大数据平台和绿色算力技术。在“数字中国”战略和甘肃省“强工业”行动推动下,紫金云公司获得了甘肃电投集团和金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数据中心采用先进的冷通道封闭、智能配电和能耗监控系统,PUE值(电源使用效率,即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除以IT设备能耗,比值越接近1越高效)稳定控制在1.15左右,远低于国家数据中心能效标准,体现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多元协同 构建数字能源生态

按照“云、储、算、智”一体化、先存后算的发展思路,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已具备机柜租赁、云服务、智算、北斗、信息化集成等多种服务能力。

紫金云公司首席技术官黎雷介绍,他们搭建了多元算力平台,包括甘肃省计算中心金昌分中心、紫金云高性能计算中心,引进高性能计算业务,打造以算力服务为主的“东数西算”应用服务体系。目前已与上海超算中心、北京计算中心等建立合作,承接东部地区的AI训练、科学计算和渲染业务。

2023年6月,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甘肃分中心在紫金云建成。

凭借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紫金云大数据中心先后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公司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底,机柜上架率达90.4%(远超2024年国内IDC行业55%-58%的整体平均水平),实现100%绿电消纳,年消纳绿电约24亿千瓦时,PUE等能耗指标居行业前列。

作为甘肃电投集团数智化转型的核心载体,紫金云组建了专业化软件研发团队。黎雷表示,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AI能力创新平台等项目已在集团内部进入验证阶段,为企业升级注入原生技术动能。其中,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已试运行,新能源功率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2%以上,帮助集团在现货市场日均优化购售电收益超10万元;AI能力创新平台首期上线的智能法务系统,已实现合同智能审查、风险条款自动识别,审查效率提升3倍以上。

智算引领 开启数智能源新局

面向未来,紫金云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能源+算力”融合创新。

“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绿色数字基建,启动智慧绿色园区IoT平台预研,打造‘绿电—碳管理—储能调控’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黎雷透露,在技术创新方面,将继续推进AI能力创新平台建设,从智能法务管理拓展到审计、安全、财务等领域,最终构建覆盖“治理—合规—运营”全链条的智慧管理中枢。

同时,紫金云公司将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共建“智慧能源算法联合实验室”,引进高端人才,推动国产化适配攻关。

“立足甘肃能源产业根基,我们将以数智技术赋能‘发—输—用—储’全链条协同与智能化升级,助力甘肃电投集团成为西北数智能源革命引领者,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能源数智化转型贡献‘紫金云方案’。”黎雷充满信心地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