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河镇 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每日甘肃网10月14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通讯员 李婷)近年来,正宁县宫河镇立足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红色文旅+乡村振兴”为发展主线,深挖革命历史内涵,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引领、生态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红色资源激活发展新动能
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宫河镇留存着邓小平旧居、红军驿站、红军泉等众多红色遗址。近年来,该镇通过系统修缮革命旧址,建设红色纪念馆,开发红色研学路线、宫河旅游小环线,将红色地标串联成线,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宫河”旅游品牌。
“我们打造的‘红色王录’旅游品牌,去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带动农户增收200余万元。”宫河镇王录村副主任潘丹丹介绍。红军泉旁的老豆腐体验坊负责人王新红说:“用红军泉水制作的豆腐特别受欢迎,游客品尝后都会买几斤带回去。”
文旅融合助推产业升级
依托红色文旅的集聚效应,宫河镇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红绿结合”发展模式。一方面培育特色农业,打造宫河大葱、籽瓜种植、粮药套种、智慧果园等示范种植基地;另一方面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扶持农家乐、民宿等配套产业。
“今年我们种植了420亩籽瓜,每亩收入2000元以上。”宫河镇长口子村党支部书记王云海介绍。该村创新推广籽瓜、紫麦、紫苏轮作模式,并利用高铁桥洞流出的地下泉水打造节水灌溉与休闲娱乐综合体。村民焦平旺高兴地说:“我试种的5亩籽瓜比种植玉米收入多7成至8成,效益非常好。”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在红色精神引领下,宫河镇以党建为抓手,引进智慧果农分拣线,创建“苹果+”电商孵化中心,构建“线上认养+直播带货”新业态,推行“支部+企业+基地+农户”联营机制,培育本土直播达人和职业农民170多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通过红色故事宣讲、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有效提振村民精气神,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如今的宫河镇,红色文化与绿色产业交相辉映,革命精神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