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峪关市扎实推进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统筹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嘉峪关段)建设和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创建甘肃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保护长城、传承弘扬长城精神。
近年来,嘉峪关市实施完成嘉峪关关城南敌楼墙体保养维护工程,完成嘉峪关长城石关峡口段(夯土四期)保护维修项目、嘉峪关关城局部墙体日常保养维护工程、长城沿线长城关堡、烽燧遗址保护标识系统建设。同时,对嘉峪关关城所在台地的基本形貌及其所处的特定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在其周边实施了电缆电线埋地处理、现代坟搬迁、构筑物清障等环境风貌整治工程;在西长城、野麻湾长城等重要点段,采用集中整治和持续清理的方式,开展垃圾清理、土方平整等工作。
去年,嘉峪关村一组搬迁安置工作完成,关城周边历史环境风貌得到妥善治理,关城、方特丝路神画、关城里三大景区贯通。嘉峪关市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基本消除了自然变迁和生产建设对长城周边环境的影响,改善了关城景区视觉廊道的质量,从总体上降低了长城本体的保护风险,提高了关城保护管控区和主题展示区的管理水平。
同时,嘉峪关市积极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兰州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搭建起长城文化研究的交流平台,与天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组建长城文化专家智库。今年,嘉峪关长城研究院推进实施“嘉峪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口述资料整理”等8项省级、市级课题项目,认真梳理长城文化研究最新成果,为确立和丰富嘉峪关长城价值体系奠定扎实基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