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姜海波 鲁晓萍 曾泽)秋日的瓜州,瓜果飘香,硕果累累。近日,在S598榆林窟至悬泉置公路东巴兔至榆林窟段改造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平地机、挖掘机、铲车、压路机来回穿梭,工人们紧张有序、分工明确、配合娴熟地进行道路改造施工,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东巴兔村这条路建设年限早,路已老化,近几年路况越来越差,村民出行很不方便。今年县交通运输局对我们村的路进行改造提升,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东巴兔村村民王林说。
S598榆林窟至悬泉置公路东巴兔至榆林窟段改造工程不仅是构建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重要一环,还是连接锁阳城镇东巴兔村的一条主要通道。该工程起点位于锁阳城镇蘑菇台,与S239双石公路相接,路线由东向西沿既有道路布线,途经红土崖河坝、非垂直坐标景点、东巴兔村二组、牛圈子水库,终点至东巴兔村三组,与榆悬公路一期工程起点相接,路线全长27公里。
多年来,改造提升沿线村庄道路一直是村民们非常期盼的事。这条连接敦煌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的重要通道,西接世界文化遗产榆林窟,东连汉代悬泉置遗址,不仅是串联敦煌两大文化地标“黄金通道”,更是沿线群众的“民生动脉”。S598榆林窟至悬泉置公路东巴兔至榆林窟段公路的升级改造不仅将大幅提升区域通行效率,更将为游客探访榆林窟、悬泉置等历史遗迹提供更安全、顺畅的交通保障。
“S598榆林窟至悬泉置公路东巴兔至榆林窟段改造工程解决了锁阳城镇5个行政村的出行难题,推动农产品外销、医疗教育资源下沉;串联悬泉置、榆林窟、锁阳城遗址等景点,打造‘敦煌文化走廊’,助力酒泉市‘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打造‘一路一景’的文化体验长廊。自8月1日正式开工以来,全线4个标段全面施工,总体进展顺利。截至目前,路基完成55%,涵洞完成55%,计划10月建成通车。”瓜州县交通运输事务中心主任杜晓勇说。
今年以来,瓜州县交通运输局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紧紧围绕“交通强县”目标,全力攻坚骨干通道、枢纽节点重大项目,强化前期手续办理和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持续优化县域路网结构。积极对接争取S598榆林窟至悬泉置公路东巴兔至榆林窟段改造工程,总投资8621万元,路线全长27公里。项目建成后,东巴兔至榆林窟段车程将显著缩短,不仅方便沿线群众日常出行,更将加速敦煌文旅资源整合,有效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显著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对促进沿线文旅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局积极筹措资金,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建设方式,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严格落实‘七公开’制度。设计阶段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尊重农民群众意愿;施工阶段广泛接受群众质量监督,同时采取监理单位监督和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检测质量的办法,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生产齐头并进,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工程、放心工程。”瓜州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陈晨说。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