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 菌菇飘香富民路
合水县亿诺家庭农场黑木耳标准化种植基地一瞥。 通讯员 拓翔 摄
每日甘肃网9月3日讯 据陇东报报道(通讯员拓翔、丑小青)近年来,合水县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机制,实现了菌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带动群众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近日,走进合水县亿诺家庭农场,一垄垄摆放整齐的菌棒上,密密麻麻地生长着肥厚的黑木耳,村民穿梭其中忙着采收。“每个木耳菌棒干货产量一斤左右,年收入预计50万元到60万元。”亿诺家庭农场场长胡永涛说。
合水县将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可持续、可复制的带农富农新模式。段家集乡引入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合作社,整合土地、资金和劳动力,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机制,企业负责菌种研发、技术指导和销售,合作社统一生产管理与标准执行,农户通过种植、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融入产业链,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目前全乡食用菌产业带动就业超150人,人均增收3500元以上。”段家集乡综合执法队副队长计龙龙说。
这一模式同时激活了农村闲置劳动力,为留守妇女和中老年人提供了灵活就业渠道。许多村民利用农闲时间进棚务工,实现“种地务工两不误”,收入结构从单一农业经营转向“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组合,增强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企业的稳健运营,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信心。合水县宸硕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行订单生产和灵活用工制度,既保障了产品质量与市场销路,也创造了大量季节性、临时性岗位,有效适应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随着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和产业链条逐步完善,食用菌产业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就业带动能力和富民效应。“我们根据每天的采摘数量决定用工数量,目前有务工人员30人,可以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年均3万元左右收入。”宸硕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吴发文说。